1
成功人士的作品往往受到更多人的热捧,其中道理不言自明。
彼得·蒂尔,“贝宝党”精神领袖,被奉为硅谷精神坐标。在投资界,被称为神一般的人物,据不完全统计,他的所有投资账面回报已经超过了1万倍。
2012年,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斯坦福大学开设“创业”(Startup)课程,讲稿集经整理后形成《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一书。中文版2015年面世以来,在国内很受欢迎,据说销售量超出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总和。到今天,看看那几个很有影响力的读书会、专栏的推荐中,这本书还都是他们绕不过去的选择。
湖畔大学教务长曾鸣受其影响,提出了“从0到0.1”的概念,并把这一阶段称为“战略尝试期”,创业最难的第一步。
《在火星上退休:埃隆马斯克传》中,详细介绍了彼得·蒂尔与埃隆·马斯克在生意上的交集,作为合伙人,他们在1998年创办了PayPal。PayPal被收购后,其创业团队中多人在今天的商业界都是名头响当当的大人物,比如创办Linkedin的里德·霍夫曼,创办Youtube的陈士骏、查德·赫利,创办Slide的马克斯·拉夫琴等,人称“贝宝党”。
从0到1过程中,普通人都害怕失败,惧怕失去,而这些硅谷的精英们,却怀有对失败的自由向往,怀有“做了就做了,错了就错了,大不了重新开始”的理念。
彼得·蒂尔在某次演讲中提到,创新是件听起来很简单的事,但做起来却很困难的。你需要勇气,做一些当时人们看起来很奇怪、甚至没用的事情,你还要有克服阻力的能力,克服很多别人对你的不理解。除此之外,不要害怕去犯错误,并且犯了错误也不要沉迷其中。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某次在对话彼得·蒂尔时提到: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Startup)课上,贯穿其中的思想,就是逆向思维。那么什么是真正的逆向思维?
彼得·蒂尔回答道,真正的逆向思维是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仅仅跟着周围的人人云亦云,也不要仅仅跟周围的人唱反调,而是思考有意思的、其他人甚至都没想过的问题。所以逆向思维就是探索你感兴趣但别人还没发现其有趣之处的方面。
2
我们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里,思维停留在简单的表层。我们拒绝困难复杂的内容,拒绝深度思维,接受按部就班,是我们长此以往浅性思维形成的惯性,逆向思维是跳出惯性,跳出长期形成的思维舒适区。
逆向的时候,也可能是起飞的时候。
多年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需求紧张,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面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无意中听到了。
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都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
“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
清洁工的一句话让工程师脑洞顿开。世界上第一部在大楼外安装的电梯就这样诞生了。
3
李善友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日常决策中,仅有1%是理性决策,剩下的多半是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所绑架的直觉。
拉开差距的其实不是那很小比例的深度思考,而是占90%以上被绑架的浅性思维。如果在直觉思维中,不时的跳出惯性的轨道,站在另外一种视角看待,会发现很多平常认为困难的事情,变得容易了。
比如早起。
坚持早起对很多人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如果早上九点上班,上班离住宿地方很近,那何必起个大早?何不睡个懒觉,享受早上的舒服。通常情况下晚起的人也习惯选择晚睡。对晚睡一族来说,早起是个困难的概念。
换一种思维视角,将晚睡的一小时腾挪到早上,那体验可能完全是异样的。
当随着日出的节奏起床,拉开窗帘,享受清晨艳媚的暖阳,体内隐藏的关于对生活的美好慢慢滋生,鸟鸣声中能让人内心产生激动,一天的美好生活从此开始,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们常说,唤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其实,唤醒你的是另一种思维视角下的新鲜感,不时的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些新鲜感,你会发现原来认为困难的事情不那么困难了。
印象深刻的还有写日记。
中学阶段,老师要求我们天天写日记,有时甚至要检查。于是,每天压力很大的拼凑文字,勉强应付。很难坚持每天写,坚持超过三个月更是很困难。
记日记有那么难吗?如果每天心中冒出一个想法的时候,立刻记下来,记下心中的思考过程,每天就会有许多的文字积累。
一天的各种各样想法何其之多,其中不乏奇思妙想,可能是你读到的某本书时的感触,可能使你看到某种现象时的感想,或者是突发迸发出来的灵感,这些不就是日记的精彩内容吗?何愁会没有日记的内容呢。
许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坚持,而是当我们对自己说坚持的时候,应该换一种思维方式改变坚持的事情的方式,换一种方式会发现很困难的事情变得如此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