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问题连续体”帮助阅读理解
当我发下阅读理解题单,在个别班级会听到孩子们拒绝的叫声,“为什么要做阅读理解?!”,学生对阅读理解的似乎已经深恶痛绝。如果不是为了考试,我想学生们轻则会把题单撕成碎片,重则可能把我这个老师扔出教室。但是,现行的考试制度下,阅读篇幅增大,提问难度加深,每个考生必须面对。为何在大家诟病阅读理解过度解读了作者本意的情况下,还要在中高考中设置这类考题?
当然重要的原因是中高考为标准化考试,如何在保持标准的同时选拔出语文素养更强者?不可能都设置选择题,所以就有了主观题,而它必须呈现标准的同时,又有区分度,阅读理解是较为适合的形式。阅读理解许多题目都在考查思维品质:比如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如果我们始终认为阅读理解就是死板的应试,我相信你真的只在应试(标准答案)所得分数之间徘徊。
所以,原来我自己在做阅读理解时,总是抱有期待和愉悦,想看看作者又会告诉我什么故事什么人,什么观点什么情。当然,这是已经做了很多遍的情况下才有的体验。如果你才刚刚接触且要面对考试,此种期待的愉悦很难享受得到。那如何拨开云雾见月明?
梦里寻她千百度,其实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正是“问题连续体”。何为“问题连续体”?
1992年,梅克创建了“问题连续体”理论。她根据问题解决的情境,设计了封闭性、次封闭性、半开放性、开放性、全开放性等五种问题类型,这五种问题类型能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事实水平、概念水平、概括化水平、理论水平等四种水平层次。这一体现四种水平层次的五种问题类型就是“问题连续体”。
是不是很难理解,我们先来看看《初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一项中如何细化这个理论: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其实不难发现,理解关键词句的作用,就是一个封闭性的问题,因为词语句子的本意和语境意已经规定了,所以回答的就是“是什么”的问题。这也常常出现在阅读理解第一道题目中。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就是一个半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归纳概括。
感受形象与语言,关心人物命运,交流阅读感受,其实已经是一种应用拓展。强调阅读以后能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为准确地指出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五个方面的能力:
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
这五个方面构成学生语文素养,同时也指向“问题连续体”的五个层次。封闭性和次封闭性问题指向的就是对具体人、事、物的了解,问是什么,答案单一标准。半开放性的问题指向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的能力,让学生思考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更多的问为什么。全开放性的问题指向学生实际应用,实践能力,创造能力,更多的用“如果,怎么办,怎么样”这类句式。
如果还是有些云里雾里,那就通过例子来理解。
我们来看看上周《王献之学书》的三道题:
1.在文章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成语(3分)
2.文章写了有关王献之的几件事?请概括。(3分)
3.为什么王献之在书法上能取得成就?请联系文章进行总结。并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5分)
通俗点说,第一题是封闭性的,因为答案单一。第二题是半开放性的,考查概括能力,学生的角度不一,使用的句式也可以不一样,但要求筛选文章信息,准确找到有关王献之的事件。第三题是半开放加上开放性问题的组合,所以有的小朋友不仅得出了“坚持不懈,勤学苦练”的点,还得出了“家庭氛围,善于观察”的点。显然,加上第二点会更饱满丰富,也会无形中增加分数,因为这道题并没有唯一答案。
大家是否认为阅读理解都问开放性的问题就好了呀,为何还有那么多封闭性的问题。所谓“问题连续性”的好处就在这点,它反映了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如果没有对事件的总结概括,也不可能去思索“为何王献之在书法上能够取得成就?”所以,好的问题设置是成连续性的,不可能一步就跳到开放性问题,聪明的同学可以从前面的题不断深入理解文章。
这是考试而已,我们不可能拿到一篇文章,就去思索封闭、开放、半开放问题吧。其实,“问题连续体”已经广泛运用到各个学科,因为它特别适合我们思维发展规律。所以在阅读中,我也很提倡带着问题精读经典之作,而不是假阅读——眼睛在动,思维停滞。
例如,即使是一篇课文中的某一个字,也可以用“问题连续体”来推进我们思维的深化。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
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第一步,设计了解事实水平层次的问题:
“栖”本意是什么?在文中的意义是什么?
明确:“栖”本意是“鸟禽歇宿”,结合语境,文中指勾践“居住”。
第二步,设计理解概括水平层次的问题:
为什么用“栖”而不用“居”呢?这与全文的内容有何关系?
明确:“栖”本身是描摹鸟缩着头歇于枝头或停于巢里的状态(本义),在此暗指越王勾践居于会稽上的狼狈处境(语境义)。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勾践之所以终于报仇雪恨,是因为他能忍辱负重。因此,“栖”用于文章的开头,对全文有提摄作用。(作用)
第三步,设计理论应用水平层次的问题:
应用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的观点来阐释越王勾践忍受“栖于会稽山”之辱。
明确:“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说明担当大任者须能忍辱负重。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问题连续体”能帮助我们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认识了呢?消除对事物的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走近它,熟悉它,掌握它背后的规律。如果你也能动手为一篇文章出三道阅读理解题,那么你也就不那么惧怕阅读理解了。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我们也力求用“问题连续体”深化孩子们的思维。例如本学期第8课《诗成泣鬼神》中我们所提的问题:
1. 杜诗里全都是忧国忧民?(这是典型的封闭式问题,针对了解事实水平层次设计。肯定不是,小朋友们马上背出《望岳》反驳,)
2. 本诗的“壮丽”体现在何处?(这是次封闭问题,针对理解概括水平层次思维设计,思维开始深入,虽然回答的原诗句,得去寻找和筛选,)
3. 为何泰山的江湖地位如此高?(这是半开放的问题,针对理论应用水平设计,有的小朋友能从文化层面说出“五岳之首”,但究竟为何,这时开始真正的学习,从泰山的地理位置,文学书写,历史地位思索。)
4. 唐诗为什么大气磅礴?(这是开放性的问题,针对理论应用水平设计,从杜甫个人推及到一个时代,也考察孩子们如何创造性的思考问题,是否能从站在全局来统观这个时代的诗坛。)
所以,当我们想要去学习知识真理的时候,想想“问题连续体”,它能帮助我们抵达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境界。当我们享受阅读完的酣畅淋漓时,不妨也想想“问题连续体”,它让我们跳脱出畅快进入痛苦的思索,但我相信,它会让你得到更持久更深沉的喜悦,当我们抱怨阅读理解像座大山难以逾越时,想想“问题连续体”,它能帮助我们拆分这座大山,化难为易。
参考文献:
[1] 付煜.“问题连续体”理论及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评论,2018年第 2期
[2]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 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义务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