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没有十年》这本书一出来便上了当当读书的畅销榜。
能够上榜,总有原因,要么内容好,要么营销厉害,或者是两者都牛,反正值得一探究竟。
同样20多岁的我,很想看看别人凭什么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作者孙晴悦是个名字好听性格温婉的姑娘,以下是她20到29岁的人生经历。
看完之后,你的内心也许会受到1万点伤害,反正我是这样。
20岁去南半球旅行。
22岁去中央电视台工作。
24岁去巴西当驻外记者。
26岁跑遍拉丁美洲。
27岁一边工作,一边写公众号,有了几十万粉丝。
28岁辞职写书出书。
29岁出发去美国。
她说,20岁到29岁,人生最好的时光我没白过。
要经历多少,才有底气说这样的话。
看完人家的经历,再回想自己的20几岁,弱爆了!
这种挫败感不是因为她赚的多,名声大,而是她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努力,她不怕重新开始。
24岁,她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稳定收入不错,再有个男朋友,就可结婚生崽,从此过上岁月静好的日子。
然而,她没有选择岁月静好这条容易走的路。
当时央视有个驻外记者的机会,去拉丁美洲呆3年。
没人知道一个女孩在异国他乡有多难,也没人担保3年以后她回来能有更好的发展和机遇,一切充满未知和挑战,而她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更艰难的路,去巴西做驻外记者。
有一次,在巴西遇到一位华为家属,他乡遇故知,两人倍感亲切,相约在咖啡馆聊天。
华为家属很羡慕她,年纪轻轻就走过很多地方,见过千奇百怪的人,经历过各式各样的事,整个青春都是特别值得回忆。
而她自己已然想不起20多岁时都做过什么,那些最美时光似乎被荒废掉,浪费了,大部分的青春都经不起回忆,你我也是。
因为我们总是害怕重新开始,新的开始意味着要放弃已经得到的一切,这实在太令人不舍。
但如果当初作者没选择重新开始,继续在央视按部就班地做下去,也许20几岁的青春中她不敢说自己没白活,也不会觉得有多骄傲。
看了她的故事,我明白自己是一个害怕重新开始的人,所以还无法过上想要的生活。
昨晚在小区散步,看到许多孩子跑来跑去,我跟先生说,如果我们做点和儿童教育相关的事情,一定会有不错的市场。
但我们不敢辞掉工作来做,因为创业充满变数,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还没法确定付出就会有回报,总之未知的结果让人害怕重新开始。
看完作者的故事,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
等到40岁时,如果没做这件事,我的青春会不会留下巨大的遗憾,答案是会,所以我要先利用业余时间去做做看,至少要试试,才对得起自己的青春。
下定决心,重新开始,本就十分不易,但比起在路上的的困难,就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生活会让你明白,那些艰难路你要一个人走。
有次作者在网上报名参加登山活动,报名成功后旅行社给她寄来一大摞资料,因为咱登的是冰山,你要确保身体足够健康,耐力足够强劲,我们才带你玩,不然出了问题谁也担不起责任。
填好资料,旅行社确认后就出发登山。
冰山真的很难登,比想象中更难,最开始作者走在中间,但渐渐落到最后面。
落后就算了,关键是看着她走不动,全队居然没一个人过来帮助慰问,没人问要不要帮忙背东西,没人问要不要扶一把,大家各走各的,甚至觉得她拖了团队后腿,人心跟脚下的冰块一样冷硬。
她很难过,但除了跟上之外别无他法。
知道没人会帮忙,她的心反而冷静了,慢慢地走到了山顶。
到达山顶,看着一望无际的冰原,蓝得不可思议的天空,她不由感叹,要看最美的风景,就要走最难的那条路。
人生也是一个攀登的过程,如果我们想看最美的风景,就要有从当下最平凡的道路上跳出来,去选择最难走的少有人走的路,一路上会很艰难,但最终你一定会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
如果读这篇文章的你也是20多岁,如果你在当下感到焦虑茫然,那么读读这本书,也许你会从她的故事中看到生命的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