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在写战争中,浓墨重彩的刻画了一些谋士的形象,这些人几乎成为战争胜负的最根本的原因。最著名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他们最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甚至是实质的君王。但也有一些谋士的命运却不那么好,我们不妨细细看来。
一、为赏识而迷失的蔡邕
蔡邕虽然算不上谋士,但却属于谋士背后的大类——知识分子。蔡邕无疑是大知识分子,续修《汉书》。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在董卓死后,竟然伏尸痛哭,原因是感念当时的赏识,虽然董卓要他去做官时,鉴于董卓的恶性也不想去,但害怕了董卓要灭他三族的威胁,只好为官,董卓这家伙也是看透了其知识分子本质,快速的升蔡邕的官。这种知识分子也是单纯的可爱,董卓这几乎一无是处的乱臣贼子,面对其死,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举动呢?即使感谢当年的重用,私下感谢一下也就罢了,何必这样高调?终于被当政者王允下狱缢死。
不过蔡邕的故事也很具有代表性,很多知识分子确实需要当政者的任用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那古诗中的公卿大夫之所以吟咏落花,就是自比鲜花,花期很短,更多的时候是无人关注,悄无声息的一生就过去了。所以被赏识而感激涕零,也属于人之常情。但知识分子只能这样吗?难道不能自开自落吗?只要曾经绽放,一定需要赏识吗?这其中是否缺少一些必要的气节呢?
二、错投主公的陈宫
陈宫最初看曹操欲谋大业,不但救了逃命中的曹操,还放弃县官,随曹操奔驰。但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深深触痛了陈宫的道德底线,尤其听到曹操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认为曹操这人不仁且狼心,遂弃之而去。先去投奔陶谦,后来曹操打陶谦,陶谦使陈宫说曹操,不成,陈宫无颜回见陶谦,再次出走。后遇到吕布,本欲随之成大业,但吕布目光短浅,要么听信奸臣谗言,要么为妻子牵绊,不听陈宫计策,终遭曹操擒获。陈宫大义凛然,在保证了家人的安全后,慷慨赴死。陈宫这人起于曹操,而死于曹操。这简直就是一个魔咒。
陈宫人生的底色是仁,是道德,一旦触碰这个底线,就绝对反对。尤其可贵的这是在乱世中的坚守,即使赔上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这是真正有钢骨的儒者。
这样的谋士还有一个代表,那就是曹操手下的荀彧,本来一切都顺风顺水,但只因为荀彧不同意曹操为王,而被曹操深恨,最终赐其一个亲封的空礼盒,荀彧知道曹操之心,乃服毒而亡。这也是坚持正义的谋士,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他的劝谏:“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之勃然变色,这个当年被曹操说成有张良之才的荀彧,下场悲惨。
因为这件事,死于非命的何至于荀彧呢!这里还有一个中书令荀攸:“不可。丞相官至魏公,荣加九锡,位已极矣。今又进升王位,于理不可。”曹操闻之,怒曰:“此人欲效荀彧耶!”荀攸知之,忧愤成疾,卧病十数日而卒,亡年五十八岁。操厚葬之,遂罢魏王事。
这些人坚守这自己内人之仁,虽死不辞。
三、遭遇昏主而死谏的王累
益州王刘璋误信张松等谗言,恭迎刘豫州进川。明智之士洞穿了其中的危险,但刘璋暗弱,浑然不知。首先出现的是黄权,磕掉门牙苦劝,大哭而回。随后是李恢,苦劝而被赶出。最后是王累出场,自用绳索倒吊于城门之上,一手执谏章,一手仗剑,口称如谏不从,自割断其绳索,撞死于此地。刘璋已经完全鬼迷心窍,王累大叫一声,自割断其索,撞死于地。王累的死,应该有几分悲壮了。
纵观以上诸多知识分子的命运,不禁让人深思,究竟该怎样安顿自己的生命?
有人说,面对强主,点到为止,保全生命为要。但这样世界上还有主持大义的吗?
有人说,昏庸的主公不足辅佐,要善则明主。那所谓的忠,又从何谈起?
有人说,不要有主公意识,不要做奴隶,要做主人,只做事,不攀附。但这样就能确保不遭遇危险,不遭遇生死抉择吗?
人生渺小,沧海一粟,究竟怎样让这生命绽放出应有的光彩而不枉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