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时我们总会看到有关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相关报道。
什么是经济下行?为什么会出现经济下行?面对经济下行,我们普通百姓又该怎么做呢?
今天我结合所学理论与大家分享我的几点思考。
01什么是经济下行?
明显的特征就是指衡量经济增长的各项指标都在不断的降低,比如GDP、PPI、CPI等。
例如2022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16.7%。
但通常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情况是一年的GDP增长率。
例如日本2020年GDP增长率为-1.6%,2021年为-2%。很明显经济处于下行阶段。
我个人认为不光是紧盯着几个指标来看,有时自己及身边的人通过参与经济活动也能感受到经济运行情况。
例如居民和企业们很明显的感受到经济不如之前景气,订单减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增加,消费欲望下降等等。
02经济下行的原因?
似乎每隔十几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例如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指的是经济社会中有规律的总体波动,表现为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不断交替运动。
可见,经济增长也有其规律性,它不可能无限增长,总是在扩张与收缩中不断交替运动。
因此经济下行也是客观的经济运行规律。
但我不禁思考是什么引起经济扩张与收缩的交替运动呢?关键在于“需求”。
以我国发展为例。2003~2013这10年我国经济增长可谓亮眼,基本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
这十年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外贸出口、政府投资十分兴旺的十年。国内国外的需求都非常旺盛。
近几年随着房地产市场饱和需求下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低端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下降。加上疫情的叠加,国内国外消费市场需求都萎缩。因此经济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下行。
03如何提振经济?
近几年我国一直在提倡创新。创新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在挖掘新的需求。
一方面创新可以改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消费需求。
另一方面创新可以挖掘新的消费点。促进新的需求。例如近几年新起的人工智能就成为了新的消费点,智能扫地机器人,智能家居等等。
面对经济下行,普通百姓要做的就是摆正心态,乐观对待。因为大家的悲观预期只会加剧经济下行。
如果人们对今后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悲观时,就不愿意增加消费和投资,需求减少,从而更不利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