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能感觉到现如今的社会在科技的驱动下日新月异,人们的理念、认知都在随时势改变,不同的环境见识不同,改变的程度也就不同。
社会协作愈发的精细化,生活的便利与城市、规模密不可分,真的就是到了干好自己擅长的事,其他一切交给社会体系。如果你乐于成长、喜欢折腾,那么大城市会让你觉得非常自在,你自己会被各种细分出来的系统照顾的很好,只需要把自己的专长转化为价值,交易让事情简单,不需要担心人情关系,自由而专注。如果喜欢安逸,那么小城市生活单一,朝九晚五,跟父母前后院,一家人其乐融融,在家吃饭,中午还能回家午休,这样的生活是被认为有利于养生健康的,所以很明显,这是两个相互间无法理解的世界。
我自己习惯折腾,这还是小时候因为愚笨母亲时常教诲“人笨就得多折腾“,被我引为人生最高信条来躬行屡践,不过在他们的认知内,使劲折腾就是在大平台比如公务员、国企央企好好干,本质上还是根深蒂固的找个后台安稳一生。所以我从出国以后的作为就偏离了他们的既定认知,而且已经完全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他们无法理解坐在家里就可以和人协作,还是联通全球和世界协作;会觉得外卖、家务外包是奢侈的作,身体力行才是修身之道;买卖房产是一种不可理喻的败家行为,金融更是一种虚了吧唧的不踏实,财富剧增你的德行足够承受吗?他们鼓励的到世界多看看,但也是开眼界长见识,还是要立足于一个地方好好干,而不是周游于国、当世界人高铁侠。凡此种种,我知道几即便如我父母如此开明,也仅是门风使然不干预,但却是无法理解认同的。
但无法理解并不代表不能沟通。
很多人认为认知相当、价值趋同才能说到一起,否则就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总觉得对方无法理解自己所思所想,最好就是有多远就离多远,可陌生人可以不理,生活中能产生巨大影响的往往是家人亲友,很多人也有家人不支持、本该是助力的成为阻力,互相伤害,搞的所有人都身心俱疲,根本原因就在这里:不理解不等于不能沟通。
关键还在我们做子女身上,首先中国是讲孝道的传统,父母对孩子有天然的“听话”预期,言语冲撞只会无限增加沟通成本,最好就是笑眯眯的温言说话,民间有谚:“好话也是情”,这是沟通的良好开端。我们年轻一代毕竟代表先进发展,思维在时代的塑造下是属于高维,降低沟通成本的关键在于降维说话,你得想办法用他们的语言,想和他们认知一致的类比,能用大白话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才是真本事,越是亲近的人注重的往往是情绪,让他们保持心情和畅,便是沟通的根基,也是关系持久的保证。所以,当我们抱怨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压根就意识不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窍在自己身上。
越是世界变迁,越需要通达的态度和娴熟的表达技巧,沟通成本低就意味着时间损耗少,生命会清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