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老师在一块听听“这些年来我的创作经验”,在写作的思路上有了新的启发。
最深受启发的三点是:
1、找到那个正确且巨大的差异
老生常谈的内容对读者的影响很有限,如同读书时代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学课本一样。如果上课的内容一直是已经学过的内容,那么学生会想睡觉的,会觉得自己没有任何收货与成长。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和学习的目的,就是提升和改进观念和能力。所以作者写的内容要对读者的生活与成长产生足够的有区分的影响,才会让读者产生对内容的信任。如果是老生常谈,没有和市面行的内容区分开的话。这就要求作者,要找到那些正确且有巨大的差异的观点,去让读者产生新的认识,引发新的改变与行动,导致好的结果。
2、为读者而写
这一点自己虽然早就认识到,但一直没有贯彻,最近写作也都是在为自己而写。没有加入对于读者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的思考。以后会强制自己在文章之后,去写清楚这样写的意义。(写道这里的时候,我居然还想加入一些以后可能会有文章是为自己而写的辩词,但忽然想清楚了一点,决定要好好思考)为自己会导致自己写作的格局不够,会让自己不认真对待写作,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如同自己以前成长与学习是为了自己,所以导致时不时会偷懒不好好学,但当成长与学习是为了更多人的时候,其实会逼迫自己学得更好,会更容易坚持。以后为自己而写的就不再公开发表也不投稿首页了。(关于这里我还是心虚了一下,老师说不能装,也许自己真的做不到完全为读者而写,承诺了但做不到那是哗哗的打脸,但每次写都会去思考这次写作的意义何在,是否有被阅读并重复阅读的价值)
3、道比术重要一万倍
以前会学一些写作技法类的东西,这些东西也许有用,但并不长久。因为容易学习和领会到,我们可能难以从大众写作风格中脱颖,虽然依旧有大部分人连术都不知道。术是道的万千表象之一,由术领悟道的能力非常重要。所谓举一反三,就是学了一个术后,能领悟其中的道,明白万变不离其中,进而在面对万千变化的事物时能够轻松应对。如果只是模仿术那么学习效率会非常的低,遇到一点点变化都可能阻碍你解决问题。深信道并领悟到道,在人生密密麻麻的选择中,会更清晰或精准地选择到好的事务。大道至简,将简单的道铭记于心,遇到变化看到其本质去依循正确的大方向去解决。如果记一堆术,难以记住且不说,如此杂乱的内容在脑中里,很可能遇到一点变化就让脑袋卡壳,情景一不对就着急地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一直追寻着术,很可能执迷于那些简单而能短期受益的事,变得缺少眼光,流失在大众的身影中。
老师的具体行为建议:
1、每天写三千字,这会逼迫你不断思考,思考能力才是写作能力的核心指标。自己还难以做到3000字,但会从500字的要求开始,每个月提升一百字,逐渐去达到要求。在不断的坚持中,思考,发现,磨练自己。
2、找到写作的意义,让你能真心地热爱写作。老师找到的意义是写作让自己变得长寿,老师认为衡量长寿的刻度是能走多远,写作让老师每天都进步,所以感觉自己很长寿。我目前写作的意义的对学习的记录和对思考的磨练,但真正感觉意义还是在于生命的延续,和老师差不多用生命的增长作为意义,我觉得写作是把自己的生命意义通过文字赋予到读者的记忆里,借此完成生命意义的延续。如同很多作者虽然死了,但他的作品具有了一种非实体的灵魂,在文字里延续。
最近发现一个写作的模式,通过微课的框架指明方向,然后自己去填内容,以前是不知道怎么写,没有框架去束缚自己,容易写偏题,或者太广泛而缺少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