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智玲战友的《“慢点”“小心点”是糟糕的口头禅》,很有同感。
当家长提醒孩子的时候,其实对孩子表达的是一种不信任:因为你做不好这件事,所以我要提醒你,你需要我。
家长在提醒(“表达关心”)的同时,带给孩子的是:
(1)干扰
孩子的活动是连贯的,比如摔了个跤,本来可以爬起来接着走的,但是这时候家长的提醒来了,“注意点,走路看着点脚下”,“怎么不认真一点呢”,后一句更甚,那已经是责怪了。
这样的提醒,放大(强化)了摔跤这件事,而且是负面的强化,削弱了孩子的自信心,反倒令孩子的安全感减弱。因为一旦习惯了家长的提醒,什么时候家长不在身边提醒了,孩子反倒怯手怯脚了。
其实家长把握一个原则就好了,危及安全的一定要亲自引领孩子做对做好,事后还要回顾总结经验,态度一定要温暖,让孩子感觉舒服,同时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没有大碍的事情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不摔跤怎么长大呢。
(2)不信任
生活中对孩子的提醒太频繁,会让孩子感受到不被家长信任。感觉到家长总是在担心自己做不好,那么孩子就会有顾虑,不敢放开去做。因为孩子是最在乎家长的情绪的,家长是否开心,即便不直接表达,孩子也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与其更多的把精力放在担心和提醒孩子上面,不如充满自信的面对生活,做好自己的事。让孩子在无意之中感受到家长内心的力量,从而变成自己成长的动力。
(3)陈腐的价值观的传递
我们中国的传统习惯,或者叫礼貌规则中,就有表达关心。当家长在生活中习惯性的表达关心,无论这关心是否必要的时候,耳濡目染传递给孩子的,就是这种陈旧的价值观。就是说,当你遭遇挫折时,我要有所表达,说一些话,或者做一些事,在表面上要有所反馈,这样才叫做有礼貌。
其实呢,不是所有的挫折都需要观众的,有的时候,静静地陪伴,或者忽视,反倒是孩子需要的。当孩子不小心惹的祸被淡化,无人提及,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自动的纠错而走到正确的方向中来。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也是家长内心强大的标志。
给孩子时间,很多时候这个时间还不会很短。允许孩子走弯路,因为孩子自有自己的成长轨迹,而不是由家长操控的。
少说多做。“说”是对孩子的说教,“做”是做好自己。这就足够了。
刚刚读了一篇战友的文章,也写了一篇自己的感想。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够善于学习,着眼于改变。
这样不仅对孩子好,同时强大自己,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