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第四纪大冰期植物:银杉

银杉,属于松科银杉属的常绿乔木,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大陆,在距今200-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大冰期袭击中,地球上大多数植物遭到劫难,种群减少,银杉也不例外。尽管由于大冰期时代的到来种群面积缩小,但是,我国西南地区有着特殊的地貌、冰川间断性分布,在某些低纬度高山峡谷中,依然是温暖湿润的环境,这成了很多动植物的避难场所,银杉也避难于此。目前,银杉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银杉花果球果

在生活习性上,银杉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抗风性强,具有长寿和抗逆性强的特点,能耐寒、耐旱、耐土壤贫瘠。银杉长寿的原因,一般认为,它的叶片细胞含有一种自卫免疫抗菌能力很强的特殊化学物质——杀菌素,对细菌、真菌和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很强。因此,平稳地渡过了一波接一波的劫难。

银杉与其他松科植物不同,树冠像一座宝塔,分枝平展,树干曲直,挺拔秀丽,枝叶繁茂,树皮暗灰色浅裂呈鳞片状,叶深绿色针状,在小枝上端排列紧密呈簇生状,在其碧绿的线性叶背面有两条银白的气孔带,每当微风吹拂,便银光闪闪,银杉的美称便由此而来。

银杉

银杉珍稀濒危的一大原因是,银杉的繁殖方式只能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然而,单株母株所产球果数量很少,每个球果所产生的种子量又低,致使银杉种群种子资源匮乏,成为种群更新,壮大的瓶颈。因此,对银杉的保护必须要注意充分利用有限的种子资源,做好银杉天然群落周围生境的保护,加强人工繁殖力度,进行迁地保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