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法律关心满意吗?
这个答案太容易了,可以将其进行替换“权力掌控者关心人们对其的评价吗?”如果这个权力是多数人们赋予的,并且多数人们可以剥夺这个权力,那么就会关心“满意”这一评价;反之,就不会关心。
课程内容:
01
再审未必能达到正确的答案。
认识:再审虽然未必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再审可以把案件查的更加的清楚,弄的更明白,对法律的解释以及对事实的认定也会更明确;虽然无法确保结果的正确性,但是,从一个人的心理来说,再审才是定论。尤其二审判决是对一审进行的改判,二个不同裁判结果的出现,对当事人来说,心里未必能够接受,而再审则为这种接受提供了缓冲空间。
02
即便错了,也要坚持。
在欧美国家,其对程序的坚持过于偏执,这种坚持无法在我们国家适用,也没有适用的可能性;我们国家的案件错了就是错了,法官对于错案是有终身责任的,尤其涉及刑事案件,更是如此。
刑事案件中启动国家赔偿的案件也不在少数,而这种迟来的结果被人们称作:迟来的正义即非正义。
03
终局性是为了真正解决纠纷。
认识:这种解决,并不是此事告一段落,而是,就此事,各方虽然“心中”还有不服,但也仅到此为止了,终局就是将矛盾就此化解,在法律意义上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