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就是上学的middle school。
我是一名初中生,因为父亲来到美国访学,我便也跟来了。
房子就租在了学校附近,为了上学方便,学校附近的房子,价格还普遍偏高。后来才得知,学校里有校车,还是免费的。
刚入学的时候,语言沟通也不是很流畅,后来,慢慢地融入异国的圈子,也开始对美国的教育进行了解。
其实美国的教育宗旨和国内的一样,也只是教育的方法不同罢了。大家都想着考个好大学,找份好的工作。而在中小学中,这份压力体现得不是很明显,直到上了高中,学习开始变得繁忙起来了,选课,考试,复习,作业,方方面面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不仅追求结果的完美,还要追求过程的完美。
中小学中,简单,可也不简单。
中小学中,向来都是以兴趣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使得学生有更大的空间去选择将来要走的路。
学校是由两个学期组成一个学年,也就是四个quarter也组成一个学年。
每个学期前,校方都会统计学生们所喜爱的课程,为下学期的选修课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美国的课程表与国内也大不相同,这里的学校是以日为周期的,每天所上的课程都一样。在每个quarter中都会有一门选修课,四个quarter就又四门不同的选修课供你学习。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之余中也可以体会到乐趣。
除了每个quarter之中的一门选修课,这里也包含着必修课,其中的必修课就占了大半,六节。
通常的必修课都是学生们的基础课程,像英语,阅读,数学,科学,社会,homeroom*和体育。其中的数学课就有难易之分,分为基础班和提升班。在美国人眼中,若你能升上提升班就离考上大学不远了。生提升班的方法很简单,和国内一样,也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决定。基础班也不差,就是学习着对应自己年龄的课程,而提升班就是先学下一年或下下一年的课程。
无论是基础班和提升班,它们都可以让你挑选所学的课程的类别,像代数和几何。
除了选修课和必修课之外,还有一门课较为特殊的课程,既不属于选修也不属于必修,担又跟二者又丝相似之处。说它像选修,是因为它可以让你在自习与音乐中自由选择其中一门课程,丰富你的学习。
学校是从上午八点十五到下午三点半中上课,里面没有午休,但会提供饭菜。每个学校里都有食堂,里面大多提供汉堡、热狗、薯条等高热量食品和许些水果和牛奶,也可以从家中带饭菜。而每个年级的就餐时间都不同,大多分布在中午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吃饭时,熟悉的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就餐,偶尔还会有人在舞台上表演,为枯燥的午餐中增加一丝乐趣。
homeroom,类似于班会与自习的组合。通常都是没有班会时就自习,没有自习就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