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这里是兔达,我们又见面了!
不知道大家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在持久性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会突然在某一刻,也许是偶然看到某个人放弃学业后依然过的很好,也可能是自己学了很久都没有看到效果。
这种因为某种偶然的因素,从而到感觉学习一点意义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心情学的经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反正我是有。
特别是上了大学之后,听着老师照着PPT念着的可有可无的课,越发感觉上课没用。但是咬咬牙,还是熬过来了。
part1
到了大学之后,再回头看,难免会有感觉读书没用或者自己不适合学习的初高中同学,选择了提前步入社会。
我的发小就是其中一个,一位初中学历的女孩子。
刚初中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那时候我们很多人劝她继续上学,她说;“我成绩又不好,读了高中也没用,还不如早点出来上班。”
这种是打骨子里认为自己不适合读书、觉得念书没用的典型。
高三那年,我们暗无天日地复习,她则灯红酒绿的惬意。复习累了的时候,我也不止一次的地想逃避这看不到底的复习,想和她一样轻松潇洒。
高考后,我们拿着大包小包去不同的城市上大学,她则继续周转于各个城市,一如既往。
那一别之后,我们各自都有了不同的生活,很久都没有机会见面。
三年后,暑假回家,在街上偶然遇到她,久别重逢,免不了一场叙旧。
吃晚饭的时候,我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说着说着,本该开开心心的她逐渐沉默,泪花也渐渐在眼里打转。
她说:“我现在根本就没有落脚的地方,工资扣掉开销连租房子都勉强。”
据她所说:她之前所做过的工作啊,要么特别累,要么工资特别低,试了很多工作都只能做几个月就草草了事,也没攒到什么经验,可以说是毫无长进。
她继续感叹:“现在我做的这份工作还因为学历的原因,工资很不合理。明明是一样的工作,本科学历的人每月要比我多出一千多。”
我说:“就一个好点的工作都没有吗?”
她说:“有啊,但是我做不来,因为我没有技术、也没有经验,所以只能做一些有手就能做的工作。”
我没再说话,只是忽然觉得,高三那年,我的暗无天日,和她的灯红酒绿,冥冥中都是埋下了些伏笔的。
学习没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但是,它能让我们走到交叉口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条相对舒坦的路,而不是只能走这条路。
一纸文凭也不证明能力强弱,但是,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待遇,这也是社会中存在的事实。
一张一百的钞票,哪怕它再破再旧,只要不影响它的使用价值,它就永远比崭新的五十的钞票讨人喜爱。
离开校园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能够在五光十色的社会中大展拳脚,结果换来的是现在的鼻青脸肿。
提前步入社会确实是一条路,但是,大多都是崎岖不平的道路。
当你受不了学习的苦的时候,怎么就确定你能咽得下生活的苦呢?
part2
上高中的时候认识一个学长,比我大三届。
因为身体原因,他高考发挥失常去了西安一所三本院校,虽然家里并不富裕,还有一个读高中的弟弟,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这次机会。
今年暑假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生录取书,而他的女朋友,也是同年保研至西安交大。
我问学长为什么想到要考研,学长说:“也想尝尝校园爱情的甜度。”
我被逗笑了,确实是一句很霸气的秀恩爱,想尝尝校园爱情,那就考研到同一个学校去。
这句话的核心含义是:想要和理想的人在一起生活,首先你们要在同一个圈子,这是抛开功利因素外学习的意义。
一级级的教育体系和学历层次,教的知识未必要多大的实际用处,但是,它把人分向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圈子。
就像老师上课照着念的那些ppt,让你偶然记住了某个名词、某些句子,然后潜移默化成了你的知识背景。
也许你感觉没什么用,但是,当你接触和专业相关的工作的时候,比起没有学过的人,你是占优势的。
因为比起有过了解的你,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这个名词、去记住这句话。
有些东西就是你知道而他还需要消化或者无法理解的,有些东西就是这部分人习以为常而那部分人闻所未闻的,这就是圈子。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圈子的人很难真正意义上地融入另一个圈子。
学习真正的的意义,不在于能赚很多很多钱,而是在遇见很多人之后,能和对的人并肩同行。
part3
好在,杂货社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年龄越大,通过学习实现圈层跨越、改变生活的难度越大、门槛越高,这是学习的特征之一。
而大学,于学习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年轻。
就像你高中的时候进入好的大学是最容易的,大学之后,虽然可以再考研,但是逃脱不了学校环境和第一学历的影响。
而步入社会之后,则是在大学的基础上加上生活压力、加上时间紧张等诸多负面因素。越往后,枷锁也会越多。
所以,趁还年轻,趁了无负担,去选你想走的路,见你想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