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和商业的角度去理解产品

产品经理的课程,已经进入第二周了。在本周的学习中,收获的最重要的知识是,学习如何从经济和商业的角度去理解产品运转的逻辑。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我对产品的发展方向的把控其实是没有很正确的认知的,所能考虑的,也只是基于当前市场和别的竞品的表层去思考,思维方式偏主观,这样做出来的产品的方向和规划是非常容易失控的。在学习这节课后,面对一个产品的想法,尽量不再根据主观思考和片面认知来判断,可以先通过学习的三个公式去分析产品的可行性和方向性。


(一)用户体验公式

产品人员平时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用户体验”,用户体验是会直接影响用户的留存数。在学习的课程中,把用户体验分成了多个点,尽量不超过三个,几个体验点相互叠加来共同创造产品。

对于一个初型的产品来说,要学会对想法进行拆解,确定产品最重要的几个功能点,然后将功能点的实现再拆分为多层,这样层层细分就可以清楚的明白一个想法的实现所需要的关键要素了。


(二)成本计算公式

在拆分了用户体验后,为了完成其中的关键要素,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通过公式计算,可算出达到预期目的、产品正常运转时需要的成本。


(三)收入计算公式

通过公式可大致计算产品的收入,计算产品收入的目的,是在对产品投入大量成本资源的基础上,判断所得的产出为多少,和成本相比是否划算,从而可以判断出想法是否靠谱。


学习了这三个公式后,在工作中,有一个感觉很棒的想法时,不再是拍脑袋决定去不去做,而是先由公式计算。首先由用户体验公式来确定几个关键的用户体验点,再把体验点进行拆解,得到达成该体验点所需的小目标。再通过成本计算公式和收入计算公式,算出如果达到预期的目标所需的成本及获取的收益,通过比较,就能很容易的判断这个想法是否可行。若想法不合理,我们也要学会从别的角度思考,是哪个点出现了问题,是不是可以通过改进某个公式的内容来达到我们的要求。

目前已经学习了两节课,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也缺少了对产品运转逻辑的深度理解,所以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希望通过更系统性的学习,能让自己的产品思维更宽阔、更严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Java应用上线前,常常需要估算所需的内存,从而设置正确的内存选项参数。正确计算Java对象所占内存从而估算应用的...
    Hypercube阅读 11,524评论 1 15
  • 目录 [TOC] 判断字段值是否包含某个数字,如果是字符,建议用icontains 管理员身份运行cmd配置虚拟环...
    又大又甜的桂圆阅读 3,093评论 0 0
  • 现在是个看脸的时代,在生活里我们也常常听到不要以貌取人这句话,但是又有多少人做到了这一点呢? 人是很难不以貌取人的...
    镇江吾悦刘隆鼎阅读 4,744评论 0 0
  • Retrofit源码分析一 概览 Retrofit的本质和与Okhttp的关系​ 说到Retrofit,免不...
    BlackFlag阅读 1,95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