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看到了一篇文章:成长的最佳捷径,是向自己学习,而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便是复盘。作者提到了他就是用周记的形式来推进自己的工作规划的,之所以有很多共鸣,也是因为在年初的时分,我也做过一段时间的周记,只不过像大多数人一样,并没有真正坚持下去,很难有实际的收获。忽然觉得,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只不过换了一套话语体系来解释而已,比如说工作中的复盘,向自己学习的这个提法,类似于心理咨询督导。
文章对我来说,就是有这样一个提醒功能吧,昨天背单词的时候看到距离2018年12月31日还有79天,这个比去年还有60天的余量预警早了一些时间,时不我待,还是可以做点事情的。实际上经过这个复盘,我知道很多事情,早在这个月开始就在推进了,复盘的大致思路还是围绕工作和生活两大主线进行:
工作中:周一的管理者培训,给我的思维触点打通了,心理咨询师vs管理者之间的角色切换,讨论到最后发现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本是一个无需摆在一起的东西,如果人被自己所学的东西绑住了,要么就是找人解绑,要么就是放下,用一切能解决的方法,去解开它。周一快下班的时候领导说我们部门因为几起投诉的事情绩效垫底,这对我来说应该是早有预料,但是还是觉得不舒服,这个部门带了九个月,从结果上来看,似乎并没有任何让人欣慰的地方,赏罚分明,理应是衡量我们工作的一把尺子,现在只有罚,挺泄气的,不过提醒自己,这个过程中的得失远不是自身一个人可以左右,有一些隐形的东西,我是那个在背锅的人,不过我不是一个受害者,只要不想做这个岗位,随时可以提出来的,隐忍不发,还是有自己的坚持。工作人手不够,成了10月管理的痛,周二的例会没有开成,一方面是因为国庆节假期刚回来,人员都在休假中,另一方面也是觉得,这次例会的价值不会更高。变得有一点点期待的是,周二下午的读书会,领导说她会把这个读书会好好带一带。如果真的这样,自然最好,不过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其独特性,能否渗入到大家的成长轨迹中,自然是个问号。想想领导跟我讲的那番话:想清楚自己在这里工作的目标,我好像听进去了。但通过这次绩效评估,还是有一些思考留在接下来实践:做实务的同时,也要呈现。还有一个不舒服的点是项目经理的指令让自己很无奈,明知是压迫自己,只能愣愣的看她,这时候应变很重要吧,想想下次可以略开玩笑的说,下不为例。
每名候选者都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
面试的一位大自己一岁的女士,那身上的气势,并不是自己能够驾驭的,也觉得她的底气中既有伪装的成分,也有对自身确信的部分。太心急的去拿一份东西,姿态不会太好看。不过这也是目的性强身上无法掩饰的吧。
唠唠叨叨写了这么多,也快到站了,估计不会再续写了,只当这是未来几周周记的开始吧,新的一周,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