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
每次打开“简书”,总是第一时间阅读各位优秀班主任的文章,敬佩之余,学习其表达方式与实践经验,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寒假活动,总能让我耳目一新,专业的文字表达让我自惭形秽。反思自己为什么就是无法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参与寒假活动,为什么探寻不到适合本班五个家庭的系列主题活动,即使是一个能让家长、孩子为之努力的有效活动?活动的开展怎样站在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发展的立场,在共同努力下,达到三赢?整个寒假即将结束,我还是没有任何思路,可见自己与家长的沟通能力着实缺乏,自己的教育敏感度急切有待提高。希望通过继续阅读能提升自己的班主任能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阅读中
这篇文章是第二届“中国班主任研究”圆桌论坛综述,此次论坛主题为“方法论的自觉与教育政策的更新”。从参会单位与专业研究人员来看,与第一届相比,规模更大,场域更广,视角更多。不仅有来自国内大陆高校的专家,还有来自美国肯尼索大学的国外专家和香港教育学院的专家,各类杂志的主编与编辑也有所增加。此次论坛是为了“提高中国班主任研究的专业型和学术性,培育中国班主任研究的专业团队和文化,促进中国班主任研究与国际教育学术的开放、平等和创造性的对话。”
明晰论坛的目的与主题后,我继续阅读的同时,通过百度百科初步了解方法论的概念,得知方法论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理论体系或系统,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那么对这篇综述题目我是否可理解为:以中国班主任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目标,形成自觉解决问题的意识。李教授针对各位专家的观点从研究意识的觉醒、研究范式的形成、研究生态的建设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希望以此达到中国班主任研究方法论的自觉。
一、中国班主任研究需要深度对话
“有代表指出:班主任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归纳基础上,同时也需要有理论指导下的实践,需要有实践与理论的深度对话。有编辑呼吁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考虑中小学班主任的实际需要,参与到班王任工作变革中,形成接地气的研究成果。”面对时代的变迁,教育的改革,班主任如果再墨守成规,已无法适应培育社会需要人才的形势。班主任需要做研究,研究学生发展,研究家长作用,研究实践活动,研究班级建设、研究自我成长,研究专业书籍……班主任如何做研究?需要班主任与专业研究人员的深度对话,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对话。专业研究人员用他们的理论知识指导班主任的实践,让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创新,并根据班主任的实际情况,参与实践活动,形成接地气的研究成果。这与第一届的观点相似,但更加深入。同时,期待中国班主任研究走向国际,与国外研究者进行深度对话,平等交流。这在“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中成为了可能,林冬梅老师、小太阳老师与李教授合作的论文已翻译成英文发表在美国刊物上。
二、中国班主任研究需要科学范式
专业研究人员对班主任研究方法多元,立场清晰,视角多维,形成科学的范式,这对广大班主任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代表们强调班主任研究中的育人取向和理性取向。针对班主任自身而言,工作中要体现育人价值和理性思考。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看似单调、琐碎,但在师生共同的经营中有其丰富教育性的日常活动。例如,在我们班级每个月融通科学、美术、语文、实践等学科开展关于自然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神奇与快乐,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为了激发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养成多读书的好习惯,我们每天进行晨读。并开展读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等活动,让孩子自主爱上读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劳动能力,我们开展了洗手帕、桌布的活动,让他们感受劳动之辛苦。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我们开展了包馄饨、折衣服、整理书桌的活动,让他们体验生活处处有奥秘。在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反思总结,经过理性思考后,再次实践,以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就如综述中代表聚焦班主任的发展,提出“实践+反思十重构”是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路径。
三、中国班主任研究需要意识觉醒
自我的觉醒才会有真的创造,因为“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从1951年我国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正式确立班主任制,到今天我国一直在沿用。在中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中没有儿童的地位,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压制学生个性与创造力。所以“有学者强调班主任研究不能缺失当代意识,要增强研究的时代性,尤其是加强对当代学生特点与成长需要的系统研究。也有代表指出:要结合时代问题,包括教育系统改革与教师群体的发展特征来理解,不应过度夸大和简单化,更不应离开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班主任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情景,提升自己的研究意识,向“研究型”、“专业型”班主任转变。但由于班主任工作量大、负担重、报酬待遇低出现了职业的倦怠,部分班主任过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仅凭老道经验工作的状态,在他们心里只要学生不出事,其它都是次要的;部分班主任重视学生成绩胜过重视学生的育人取向,每天沉浸在无休止的批改作业,辛苦的辅导学生中;部分班主任独断专行,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开展活动,最后学生怨声载道,班主任叫苦连天。这些现象背后说明,班主任工作需要研究,需要自己主动去研究,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真的“健康成长”,才会对得起班主任的“育人”工作。
四、中国班主任研究需要形成团体
班主任的专业成长之路离不开团体的支持与影响,志同道合的一群人一起努力总比形单影只走得远,走得快,不惧怕,更勇敢。我一直感到庆幸,在乡村班主任工作与发展研究这个群体里学习、成长,有各位优秀班主任的影响与鼓励,有专家的引领与指导,让我从只是三个学生的班主任,过着枯燥乏味的班级生活,有着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并且胆小怯懦,不敢交流,缺乏自信,逐渐变成五个学生的班主任,过着丰富多彩的班级生活,有着积极主动、勇于尝试的工作态度,并且敢于发言,表达内心想法。这样的发展离不开团体的相互指导、交流、帮助。我们在群体中共同创生新理论、新实践。
阅读后
阅读可以让人有所感悟,有所觉醒,通过今天的阅读,我对班主任研究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多了一份研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