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他爸去车站的路上,正赶上上班早高峰。
车水马龙中有一辆电动三轮车与始终我们并肩而行。不禁扭头看了一眼。
“哟,这不是大娘吗嘛!大娘,你是去起奶吗?”
她也看见了我们:“我去送奶,上步行街那儿有几户,完了再上保健院、大广场。”
眼前,这个跟我说话中气十足,骑车赛过年轻人的大娘是我小时候的邻居,也是我发小的妈妈。
“您这么大年纪了,骑车这么快!”
“我是习惯了。”
“村里向您这么大年纪的人,都搬个马扎坐大街上玩哩!您还这么大劲头,比个年轻人都能干。”
“我今年六十七了,就觉得出来跑跑挺好,外边热闹,一天还能挣个百十来块钱。这不是,去年,我在老宅子种了点棒子,卖了六百块钱,转脸就叫老三借走了,说他孙子发烧,看病,这不是到现在还没给,也这么大年纪了,还没个进项,这人呐……唉!你说,不干能行么?咱娘俩不能说话了,前面我得拐弯了。”
目送着大娘风风火火地消失在车流中,心中不胜唏嘘。
小时候,跟发小天天长在一块儿,他们家的日子在村里是数的着的。大爷在外收粮食,不少挣钱,地里的活几乎全是大娘一个人干。再后来,他们家在镇上买了房子,做起了农资生意,发小更是去了北京工作,交集也跟着少了。
我儿子出生那年,大爷去世了,大娘便开始跟做奶站的儿子送奶,起初,只是在镇上的几所学校旁和大集上经常见到她。没想到,六十七岁的大娘跑县城竟然也能游刃有余,令我这年轻一辈怎能不汗颜。
其实,大娘完全可以不用这么辛苦,多年打拼下的家业足够她颐养天年。可是勤劳的本性,却让她活得比年轻人更精彩。
反观自己,跟大娘比起来,除了年纪比大娘年轻,其它就都是输的。身体不及人家的健康,心态没有人家的积极向上。
不知道我等到大娘这般年纪会是什么样子,若不想像出门就能看到的坐马扎、摇蒲扇的那些人一样,现在就应该开始努力了,我想。
就先把眼前这考验人的日更啃下再说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