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一来,不光身体怕热,连心情也跟着“上火”
——明明没多大事,却总想发火;工作没干多久,就烦躁得坐不住;晚上翻来覆去,心里像揣着团火……如果你也有这些感觉,可能是“情绪中暑”了!
夏天属“火”,对应着咱们的“心”。天越热,心火越容易旺,就像干柴遇上火星,一点就着。现代研究也发现,当气温过高、日照过长、空气过潮时,人的大脑就容易“罢工”,也更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体验。要是被坏情绪缠上,吃不下睡不好,身体也会跟着遭罪。
别慌!给心理“降温”不难,试试下面这几个办法,让心情在夏天也清爽!
(一)动一动:用轻运动“浇灭”烦躁
天气一热就懒得动?
其实越不动,心里越闷得慌。不如试试“轻运动”!不用满头大汗,就能把烦躁赶跑。
清晨练会儿瑜伽,跟着舒缓的音乐拉伸身体,呼吸慢下来了,心里的火气也跟着降了;傍晚去公园打套太极拳、八段锦,借助舒缓的一招一式,把心里的乱麻理顺;骑上自行车,去河边兜兜风,让把烦心事吹散吹走。
不用追求“必须练多久”“一定要出汗”,关键是让身体动起来,让心情跟着放松。就像古人说的“流水不腐”,身体活泛了,情绪也能跟着流动起来,不会堵在心里生闷气。记得避开正午的大太阳,选清晨或傍晚,微微出汗就好,别让自己累着。
(二)找个出口:别让坏情绪“憋炸”了
心里窝着火,就像气球越吹越大,总得找个地方“放放气”。
——学会给情绪找出口,比硬扛着,要靠谱多了!
爱发脾气的朋友,可以试试“先停30秒”的方法:
想发火的时候,先在心里从1数到30。你会发现,很多时候火气在数数的过程中就消了,还能冷静下来想想“这事值得生气吗?”“有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就像老话说的“三思而后行”,多等这半分钟,可能就避免了一场争吵。
平时多笑笑也管用。夏天的晚上看看喜剧片,跟着剧情大笑,让心里的郁结被笑声冲开;找朋友聊聊天,哪怕只是吐槽几句,但说出来也就舒服多了;如果喜欢安静,读本书、画幅画、去公园散散步,让自己沉浸在喜欢的事里,坏情绪自然就没了立足之地。
(三)慢下来:给生活减减“热负荷”
古人说“顺应天时”,夏天就该有夏天的样子,别让忙碌和焦虑,扰乱了本该清爽的日子。夏天昼长夜短,人本来就容易累,要是还把日程安排太满,总是加班到半夜,身体容易扛不住,与此同时,情绪也会“罢工”。
不如跟着太阳的“作息”来调整节奏:
早上早点起,趁着凉快把重要的事做完;中午睡个午觉,哪怕眯20分钟,也能给身体充充电;晚上别熬太晚,让自己早点休息。工作别硬撑,该停就停,就像夏天的植物也需要“午休”,人也应该顺应时节,张弛有度,压力减轻了,心里的“火气”也会跟着降下来。
(四)夏日冥想:静下来,火气自消
三伏天里,与其和燥热硬刚,不如试试“闭眼养神”的冥想。
找个阴凉地儿坐下,闭眼深呼吸——吸气时,想象清凉的风从鼻孔钻进来,顺着喉咙往下走,像山泉流过燥热的心田;呼气时,默念“松”,让肩膀、眉心、嘴角都慢慢松弛。
古人说“静能生慧”,夏天的静,更能浇灭心火、守住元气。每天花5分钟时间冥想,给快节奏生活按下暂停键,让乱飘的思绪回归原地。等你睁开眼时就会发现,心里的烦躁少了,连空气好像都凉快了几分。
暑热再盛,也只是暂时光景,总会随着秋风渐起而悄然退去。可如果被“情绪中暑”缠上,任凭烈日当头还是清风拂面,心里都像揣着团不灭的火,再好的时节,也品不出滋味。
不如试试帝寒金温上面说的那几招,给心情降降温:
晨起练套轻拳,让汗带走几分躁;
午后读本闲书,借文字寻片清凉;
傍晚和老友闲谈,用笑声驱散心头烦扰。
都说“心静自然凉”,当内心的波澜平息了,哪怕窗外蝉鸣聒噪、暑气蒸腾,也能在心里开辟出一块“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的小天地。
——这样过夏天,日子才能过得不慌不忙,清清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