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末我看了两个一席的视频,老树的演讲视频“以有限的生命做好喜欢的事情”和蔡志忠的“我”,巧合的是他们两个都是画家(严格来说老树画画只是业余爱好,他的主业是中央财经大学老师)。一席的演讲风格很随意,演讲者像朋友一样跟你过来闲聊,没有讲稿,没有观众问答,两个老师像朋友一样娓娓讲述自己的自小的人生感悟,他们分别通过两种不同的人生经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最终通向生活喜乐自足的精神境界。
老树篇
老树重点讲了存在主义对自己的深刻的影响,当老师,下海,画画,思考社会思考人生,从身份的焦虑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是半道参禅,干过很多傻逼的事,最后在40岁的阶段找到自己的定位,算是活明白了。
老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你想做什么?你是谁?你为什么而活?
老树说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需要依赖于别人的认可,通过实证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小时候想到课本里的赖宁小英雄,年轻时候下海赚钱,写文章,把教室的笤帚拆了当火把,有了钱有了房子有了老婆的认可,不过到了不惑之年依然发现自己依然很自卑,因此很焦虑。我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只关注个人经验,不需要为别人活,我只为自己做,我也为自己活。我的身份就是平头百姓,国家的事情不用我管,别人的事情我也管不着,我要面对自己的焦虑,我也要自己的乐子。所以他迷过陶瓷,哪怕泥巴甩在脸上,依然执着地把它做完美,将自己的身心灌注到当前所做的事情,回到自己内心。这就是第二种方法,落到虚处,沉醉艺术,不求实证,关注自在。不用关心政治局人事变动,不用关注上海大环境,我只关注自己息息相关的微观的生活,为了做好清蒸鱼三下广州,在没有信号的地下室安闲自在地画画,关注自己实实在在的焦虑。
老树在视频里好几次提到非大有不可以有大无,我的理解就是真正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你才能真正明白一些道理,而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老树的画非常恬淡自在,画画对他就是真正的享受,好的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普通人都会在礼拜天的晚上发愁周一上班,也会发愁孩子上学的问题,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焦虑,但是焦虑之外,在肉身之外依然会插画,会画画,会品茶,会弹琴,会下棋,会coding,有虚无的精神世界完满自足的享受。
精彩语录
不能为外边所有的东西,那种公共的话语,把我从自己的内心引诱出去,然后流浪在路上。
蔡志忠篇
蔡老师惊为天人,不仅长相“奇特”,还有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类似于苦行僧一样简朴的生活习惯:节目现场穿着破鞋,破包包,裤子上打着补丁;每天花费不超过30元人民币,其中还有10块用来买烟;45年不吃早饭,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就一个稀饭加一个豆腐乳,心情好了再加个豆腐乳;连续几十个小时画画,屁股勒出印痕以至于结痂,依然不以为苦。这生活有啥品质可言,活生生一个落魄的屌丝画家,要是没有名望,在现在的相亲市场不得被喷死。是什么让蔡志忠这么不介意他人的眼光,过得如此清苦而不以为意?
蔡老师很有定见,而且他享受画画带给自己的巨大的精神乐趣。四岁时候爸爸教他在小黑板上写字画画,他发现自己非常喜欢画画也会画画,于是立志要做一名漫画家,自此矢志不渝,不曾变更。蔡老师很聪明,很早就意识到内容是漫画的核心,于是不停地跟妈妈讲自己编的故事,只用百分之一的时间画画,其他的时间都用来构思故事。蔡老师很幸运,家庭的氛围非常宽松开明,自小父母没有打骂过他一次,15岁只身一人前往台北去当漫画家,父亲与他的对话也就短短34个字,第二天自己就搭火车去了台北,没有唠叨没有责怪。蔡老师很勤奋,十五岁到二十岁在不到4方的画室里,平均每月画画456张,两天画过30张。蔡老师很讲究技巧,在日本画漫画因为台湾人的身份不知道画什么好,后来自己琢磨画诸子百家画史记画三国,一炮而红,畅销不衰。
精彩语录
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最爱,其他都不在乎。
我觉得努力是没有用的。
不能跟老师学,老师什么都不会。
没有人开始不努力的,为什么后来不努力,因为努力没有效果。人生不是走斜坡,所以你这样持续走就可以走到巅峰,人生像走阶梯,每一阶有每一阶的难点。学物理有物理的难点,学漫画有漫画的难点,你没有克服难点,再怎么努力都是原地跳。所以当你克服难点,你跳上去就不会下来了。
感谢专注,感谢心流
这两两段视频,我感受最深的是蔡老师的这段话,
人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找寻自己最拿手最喜欢的事物,把它做到极致,无论做什么没有不成功的。第二个你要是做出来了比其他的快就会更快,比其他的好就会更好。然后你越做越快,越做越好。就会进入第三个状况,就会身心合一,排除一切。然后就像一个怀胎九个月的妈妈,她很迫切地着急要把自己的小孩生下来,所以舍不得睡觉,一醒来就赶快去完成事物,所以这个时候,就第四个,你会发现人生的最大秘密,原来完成事物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和老树一样,蔡志忠也是将自己的所有的精力灌注到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中,精益求精,快里求快,技艺的精进带来更大的愉悦,最后创作就成了人生最大的享受。两年前,我常常陷入焦虑,刚毕业就来到上海,房价蹭蹭地往上涨,自己的工作前途渺茫,生活的艰辛引发的担忧和焦虑,让我这不到30岁的年轻人暮气沉沉,生活工作了无意义。现在缓过劲儿来了,回想其中的转变过程,除了亲友的劝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开了自己的博客和微信公众号bugxch,当我将心思投注到输出高质量的文章时,不知不觉身心得到释放,完成文章之后markdown的精美的排版,来自别人的赞赏,让我焦灼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满足;第二,之前我订阅了70多个微信公众号,每天要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其中的文章,我的大脑就像浸泡在毒品中的一样,不停地接收来自这些信息洪流的冲刷,但是碎片化的信息让我思维混乱,而且疲惫不堪。得益于李笑来老师的观点,信息爆炸,但是知识没有太多增长,我主动减少了信息的摄入量,不再因为没有阅读完订阅号而坐立不安,我腾出精力重新学习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学习《个人理财》,专注分享自己的知识,专注写文章。我发现创作越多,有序的知识摄取得越多,在此期间我的心流越多,我的心境越平和,身心越舒松,现在已经基本不焦虑了。
写博客不是我毕生的追求,但是我感谢它,因为专注而产生的心流,就像涸泽穿过的绿洲,给我自我伸展的空间,浇灭焦虑,消除恐惧。感谢专注,感谢心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