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治疗包括三个要点:首先是保密性;然后是治疗师对儿童游戏过程的参与;最后是如何告诉孩子为什么来进行游戏治疗的部分。
1 保密性
我们先来谈谈保密性。在成人咨询中这个部分的重要性大家都能很好的理解,但在儿童咨询中这部分的界限是很难把握的。之前的内容中一直强调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那么是否可以执行保密原则将是对于这部分的考验。治疗师需要告知孩子这是一个安全和保密的时间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开始和父母分离,如何才能体现这种分离呢?很多时候和秘密有关系。很多父母也会发现,孩子随着长大,不会将所有的事情都与父母分享,会保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这会让父母感觉有些失落,能不能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能不能允许孩子长大。很多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而是家长放不了手。
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在其作品《亲密行为》中的观点: 抱紧我—放下我—别管我,是人类在亲密行为中的相应三个阶段:婴儿期的抱紧我,儿童期的放下我和青春期的别管我。孩子在心理和身体的发展上是一致的,从孩子可以爬行开始慢慢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探索半径越来越广阔,离养育者无论在身体层面还是在心理层面都会越来越远。这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部分:亲子关系是面向分离的。
很多来游戏治疗的孩子亲子关系上过度的紧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并没有随着孩子身体和心理的发展而有所调整。在儿童期也依然是抱紧的状态,比如对孩子有过度的担忧,不允许孩子尝试任何有风险的事情,帮孩子做了很多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在象征意义上依然是抱紧的状态。
这种紧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那么在游戏治疗室里的保密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游戏治疗就相当于属于孩子的空间,属于孩子的秘密,如果发生在治疗室的事情也依然被父母掌握,那么这个空间就和孩子其他的生活空间没有区别,不能承载属于孩子自己的。另外一部分,保密会影响治疗师和孩子之间建立关系,治疗师是否是一个可靠的人,治疗师是否站在孩子利益的立场上还是只是父母洞察孩子内心秘密的工具,治疗师是否可以维护住属于孩子的边界,这些都是影响治疗效果非常重要的部分。
对于儿童来说,保密部分的张力会以比较隐秘的方式呈现。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我分享他的秘密,而不愿意跟他爸爸说,当有几次发现我告诉他爸爸,就在跟我的聊天中有保留了。
有时儿童的秘密在我们看来无足轻重,家长没有那么想打探儿童的秘密,家长也很自信地认为儿童在自己面前没有秘密。另外,很多儿童也是愿意分享治疗室里发生的事情,那么游戏治疗中,这个部分家长对治疗师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只需要去说明治疗师的保密对于儿童和治疗关系的益处就可以了。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及其家长,保密就变得非常棘手。家长会有强烈的期待,通过治疗师来了解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想要通过这种了解去改变孩子。孩子也不停地考验治疗师的态度和立场,很多时候还会用一些比较严重的事件试探治疗师的态度。那么,这就对治疗师保密部分的专业性要求很高,很多时候在这个部分要顶着很大的压力。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访者来说,由家长支付费用,那么治疗师也就需要平衡这个的部分。在保密部分的工作重点在于详细介绍保密的专业性,让家长了解治疗师为什么这么做的专业原因,避免让家长感到被丢弃,怨恨或者愤怒。虽然没有办法告知家长孩子到底做了什么行为,说了哪些具体的话和事情,但可以传达给家长普通信息,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这个部分的最后,还需要强调保密例外,当孩子遭遇到伤害的威胁或者孩子准备伤害自己或是他人,这些治疗师需要告知其监护人,在涉及到生命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部分是属于保密例外的。
2 治疗师对游戏的参与
讲完了保密部分的内容,我们来看看治疗师是否要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这个部分在游戏治疗中会有两个典型代表的观点,一个是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疗法建立在孩子拥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避免治疗师的强行进入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一个是结构主义游戏治疗,将儿童的行为情绪等作为问题由治疗师来设计游戏,帮助儿童解决问题。
本书作者认为治疗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并不一定会增加孩子的体会,也不能保证与孩子有更多的情感交往,其中关键的因素是治疗师的态度,而不是游戏参与这个行为。
这个部分作者有些理想化。在与孩子的实际工作中,孩子更多地使用行动来表达,能够做到这样的境界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发展良好的儿童可以很好的自由玩耍,治疗师的在场和语言的回应即可。对于很多高焦虑和依恋问题而来的孩子,在前期的治疗中很难做到不参与孩子的游戏。很多时候在这样高强度的释放过程中,治疗师是需要身心一起投入的。随着关系的建立,孩子也会减少对于治疗师参与游戏需要,相应地治疗师也慢慢地有意识地减少对于孩子游戏的参与。
这个部分探讨的不仅是对于孩子游戏的参与程度,更大的意义是我们对于孩子人生的参与程度。
**在游戏治疗室里治疗师的参与程度其实是和每个治疗师个人的风格特点及他背后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对每个孩子人生的参与程度也是和每个家长信念和自己的成长背景有关系。
**
本书作者加利·兰德雷斯是美国人,本书的写作背景也是美国文化为主导。美国文化重视个体,注重自我责任,那么在治疗中也反应出一致的态度。对于中国文化来说,我们注重传承,讲究家族和集体。美国的父母会在孩子成人后完全放手,而中国的父母很多情况下会帮子女看顾下一代。
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也得把这个部分考虑进去。虽然游戏治疗或者说心理治疗来自于西方,但想要帮助到中国的孩子更好的表达情感、发展关系和探索自我的目标也需要考虑中国的家庭和社会文化。这个时候可能需要大家去看清楚自己持有怎样的观点,在游戏治疗室中,我们也需要将我们的做法与我们背后所持的价值观统一起来。
总结下本书作者的观点:是否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要取决于孩子、当时的情况和治疗师。但不参与或者限制参与的游戏治疗关系,可以确保时间是属于孩子,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式。这个观点提醒治疗师需要时刻觉察自己,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治疗师的需要,这一点对于游戏治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 如何告和孩子为什么做游戏治疗
治疗师主动去了解父母如何和孩子说明来游戏治疗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部分也可以评估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和亲子关系的状态,也影响到治疗师与孩子的最初关系,是治疗师与孩子关系的起点。
随着治疗的深入孩子在心里是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这就是很微妙的状态。有些家长觉得让孩子知道他需要心理咨询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感,会用各种方式隐瞒孩子来这里的真实目的,但在咨询中我们会发现孩子是知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这里是做什么的。
在家长工作中,也会经常探讨这部分的尺度。孩子是很敏感的接收器,能够很清楚地捕捉周围环境的信号,但孩子的发展还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出他所接受到的信息。这个时候家长是否能够真实面对这个部分,并能够和孩子探讨是个很重要的部分。我们在促进式回应技术中有提到,当我们尝试去理解孩子某部分的情感,是可以降低这部分对于孩子的影响。
需要提出来的是,面对真实并不是可以指责孩子,就是因为你的这个行为你需要去见陆老师的,这并不是真实而是指责和发泄。真实是爸爸妈妈在某些部分没有办法帮到你,我们一起需要帮助。家庭是一体的,当孩子面对目前的困难,其实是整个家庭在面对困难,改变或者提供帮助可以从孩子开始,但不意味着责任在孩子身上。
以儿童为中心游戏疗法的观点是:没有必要告诉孩子他们来治疗室的原因。这些信息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改变是没有必要的。孩子可以在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做这些会改变什么时悄悄发生改变。
很多时候,成年人才需要解释,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去游戏去体验。解释很多时候都成年人自己的需要,就像我们第一讲中关于成人要给儿童的游戏赋予类似任务一样的意义。
治疗师会发现不同的孩子进入游戏治疗室,他们会选择不同的玩具,对同一个玩具的反应也会不一样,但又会有一些共性。很多时候还会发现这些玩具和游戏有内在的联系,这就说明当孩子们在成长中遇到困难,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在游戏治疗室里选择玩具作为词汇,游戏作为语言来表达,这个过程是个自发,朝着成长的方向发展的,是不用说明和解释的,就像种子有了土壤就开始生根发芽一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