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英语公开课的启示
今天下午第二节,我校八年级英语组的张艳霞老师作了一节公开课。听课的老师除了英语组的所有老师外,还有省教科所的徐万山教授、我校的孔校长和教科室的刘主任。听完这节课,我有很多感触。
1.从准备的角度来看,张老师做到了以下三点:提前备课、精心备课和集体备课。
本来,按照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本周四第三节是张老师的公开课。张老师从周一就着手备课,用了一天的时间,张老师完成了主备。
备课过程中,张老师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情初步勾勒出课堂大致环节。在此基础上,她又从网上下载多个课件进行学习。但是这些课件都不那么令人满意。于是,张老师决定按照自己的思路制作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课件。每一张图片的选择,每一个表格、文字的呈现,都饱含了张老师无限的心血。
张老师是一个非常严谨和谦虚的人。为了让公开课的效果更好一些,课堂上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学到知识,她把课件分享给办公室的同伴们,并说出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大家提出更合理、更优化的建议。
周二一天,课堂以外的时间,她都是以虔诚的态度对待这次讲课。结合大家的建议,一遍又一遍地调整和修改教学设计和PPT,直到晚上放学,才终于确定好讲课课件。
就在大家都觉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今天省教科所的徐教授要来我校指导工作,张老师的课调到今天下午第二节上!到时候,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也要参与听课。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课还需要再加工,再打磨。好吧,那就再对脑子,再加工。
从中午大课间开始,除了吃饭时间,我和张老师一刻也没有停歇,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重新思考,PPT上一点一点地检查、修正和核对,从口头到笔头,一遍遍地梳理,三个小时以后,在第二节上课前20分钟,终于最后定稿。我们俩长长地舒了口气。
完工后,我和张老师一致认为,多亏了张老师及早着手备课,不然的话,今天一定非常焦虑,心情不好,也会影响办事效果。这也是给我最好的忠告,凡事,能早点开始的尽量提前准备。
2. 从课堂的角度来看,张老师这节课有优点也有不足。
先来说说优点。
首先,张老师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看等语言技能的培养。
其次,张老师关注到所有的学生,这主要体现在2d第一次听力的时候,为了避免学生只听不记的现象,她让一个学生上台书写,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
张老师最大的优点是她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现在复习环节的时候。口语操练热身之后,张老师结合2c对话内容和2a2b的听力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编成一个语篇,旨在复习人物对某种电视节目的评价和看法。
二是体现在2d教学中。张老师通过让学生盲听、影子阅读、分角色朗读、跟读、不同语速阅读以及复述等的方式,深入学习了文本内容。
三是体现在对语法聚焦的处理上。张老师注重整合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方框中的句子进行分类,然后学习动词不定式在本课的用法并进行了拓展。
再来说不足。
首先,教师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在本节课上,我们不难看出张老师有点紧张,她的这种情绪自然影响到了学生。这也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原因之一。
其次,教育是慢的艺术,一定要让课堂上每一个步骤踏踏实实地走下来,而不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慌乱。
第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生成自然发生。教师尽量避免替代行为,让学生自己通过某种途径获取知识,而不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教师直接给出答案。我们要在课堂上听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从学科教师的角度来看,结合徐教授的评议,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组织一节课?我们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文课,更不能将其上成一节传统的语文课。英语课,要有英语课的味道。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四种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动化”学习能力和“半自动化”学习能力?课堂上,教师其实就是一个组织者,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是在第一次学习新教材的时候学得扎实有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掌握知识的过程保证最佳水平的一般发展。
三是英语课堂如何引进“具身学习”的理念?百度一下,就会知道,具身学习是通过身体的感觉运动系统与周围环境的互动,促使学习者的认知、心理和情感水平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它需要重视体验的多感官参与的学习。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应该是不太难的事情。
虽说是张老师的公开课,但是我在陪伴的过程中也收获不小,去思考、去行动、去改变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会合作,是人的一种能力;合作好,更是一种能力。今天的活动结束之后,回想整个备课的过程,我甚至都被自己感动了!
总的来说,课堂是生成资源的地方,要想收获真实而又生动的课堂,我们需要做到适度的“放”和合理的“收”,加上有效的情景创设,将会是一幅更美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