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焦点小屋第251次读书会,由我们焦功深厚、声音甜美的田老师主持的,大家积极踊跃的参与分享和互动,也让大家对于《SFBT在危机干预和情绪困扰中的应用》有更多的感悟与思考。
三,未知的理解问题的意义,并开始探寻目标与资源。1,以我可以帮什么忙作为起点,2,问题如何影响你了解当时如何与问题互动,3,欣赏与信任的询问,你试了什么方法?4,以你希望有些什么改变来开启目标形成的对话。
在咨询过程刚开始的目标形塑的阶段,咨询师在心中必须秉持一个思维:“在当事人来到这里与咨询室晤谈时,当事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是需要改变的?你希望有些什么样改变?”将能开启形成目标的对话,这类“希望自己的生命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将会大大的帮助当事人开始去想,渴望的目标及达成的方法。
你说你什么都不在乎了,这让你觉得无意义,所以你希望自己可以有在乎的人事物,是吗?
询问一位处于危机中的当事人,最想先改变什么样的话题,既是sfBT与其他流派不同之处,SFBT不会沉溺问题导向的谈话,尤其对于危机中的人来说,问题导向的谈话往往会使当事人觉得自己已经被整个危机事件淹没了,实际上询问当事人“在目前如此痛苦的情况下,希望此刻有一点点的小改变是什么呢?”这样的目标形成的问句即同时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当事人对于自己的未来仍是拥有一些掌控力的,这对于一个危机中的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是非常需要立即获得的力量。
我们说一个有目标的人是有力量的,有目标的人是有勇气和信心的,因为毕竟未来仍然在他的掌控之中,这样他会对自己拥有更多的自信,又有更多的掌控感,并且也会让自己的心情稍微好转一些,并且他也会有更多的能量和信心愿意去尝试一小步的行动。
当然这样的目标导向,不是咨询师强加于他,或者是说,我们认为应该推动的。而是紧贴着来访者跟随着来访者的步伐,泃问他此时此刻的愿望,并且尊重他的期待。
“这些事情当中你认为最重要、且需要先发生改变的是哪一样?”或者是说“在你的生活中第1个需要改变的又是哪一个?哪一个问题先改变会有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
田老师分享的咨询中的孩子,就是自身问题的专家,他会觉得自己一个问题的改变可以引发其他的问题,也会跟着改变,所以说一定有一个核心的关键的点需要最先去改变和推动。
张老师分享的,停下来看一看,选择自己认为最重要的或者需要最先改变的,可以让来访者更多的面向自己的目标,并且拥有更多的掌控感,让大家深有启发。
周老师分享的,尊重班里问题学生自己的一小步的目标,并且在学生的尝试和行动中,每一点一滴的变化给予正向的关注和鼓励,那么孩子从对于学习的厌恶和压力当中,慢慢的走出来,愿意去尝试自己定的小小的目标,并且在这个尝试的过程里边感受到重要他人: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支持,也会一点点的走出之前学习的困扰。坚定规则和关注正向并行,才会让学生慢慢的实现自己所定的目标。
感谢伙伴们抱团前行,小步精进。焦点的学习,不仅仅用于咨询当中,更多的也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