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探春是赵姨娘的女儿,也是《红楼梦》贾府的三小姐,因她是庶出的身份。所以在《红楼梦》中一直是低调行事,乖巧做人。
但她却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在蘅芜苑,她是第一个提出成立海棠书社的人。在诗词比赛的时候,第一个做完诗的人。虽然她没能夺的一二名,但从这里可以显出她的才思敏捷。
后来王熙凤因为生病,养病在家,有她和李纨来担负当家的责任。
在当家期间,贾府上上下下的人都觉得她是个未出阁的姑娘,平时为人平和恬淡,所以做起事来都不在意,不把她放在眼里,下人们做事比以前懈怠了许多。
但许多次事之后,下人们方才知道,探春管理家事又精又细的能力并不比王熙凤差。只是她的言语没像王熙凤那样犀利而己。探春言语平和,性情温婉,但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姑息让步。是一个实实在在,外柔内刚的女子。
她一方面遵循旧制,在人情往来送礼方面,遵从一贯旧制,不徇私情。在她舅舅去世后,赵姨娘亲自来找她,希望多给一些人情银两,当家的王熙凤也让平儿捎口信说,可以按照以往旧制给20两,也可以由她决定多给一些,但她依然没有改变给20两的旧制,坚持按标准,惹的母亲赵姨娘忿忿不平。
从这一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探春她是一个公正公平,刚正不阿的人。同时,探春知道处理大家庭里事情的轻重,连王熙凤后来也感叹探春的治家能力。
另一方面,她又善于改革,当她看到贾府每个月给各房太太小姐们有银两支出,同时府上又设有买办为太太小姐购买各种日用东西,但因为购买的东西质量低劣,粗糙,各房太太小姐们都不去用,又都自己去买的事实。
这种情况,既重复支出,又浪费东西。于是,探春果断将家庭重复支出又浪费东西的这种买办工作,精简掉了。
把院子里,各个地方的花卉园林,稻田作物,承包给专业的下人,既节约了维护这些院子下人的月钱开支,同时让下人们有了多的收入,从额外上交的物资里,也让大家庭有了额外的收入。
探春的这种除旧弊,釆用新的管理办法来代替旧的机制。充分体现了探春的聪明才智和非凡治家的能力。
但是探春,她毕竟生活的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制度之下,她最后的婚姻,还是不得不听成父母之言,远嫁他乡。
探春要远嫁他乡,但她的生母赵姨娘却反倒欢心起来,在心里暗恨,希望探春出嫁了,向迎春一样的悲惨婚姻生活。这样的母亲,不但不怜惜自己的孩子要出远门,反倒在探春面前说三道四,说着讽刺的话语。
母亲赵姨娘的话,让探春心里难过,无处诉说,只有自己偷偷流泪。母亲对她无爱,父亲让她远嫁,这是探春的无奈和悲哀!但她又是个坚强懂事的孩子,她的伤心落泪,从不示人。她依然给大家庭的人,打完招呼,辞别众人,远嫁他乡。
《红楼梦》里,并没有记载探春嫁到他乡,结婚后的生活状况。但是我想,凭着探春的聪明才智,和她温婉的性格,以及她高尚的情操和不凡的情商,加上她的精明能干,一定在新的家庭里过的风生水起。
(年少时看过《红楼梦》,现在具体细节都忘了。这次是在《红楼梦》书上粗略地翻了一下探春的事迹。对于探春婚后的一些情况确实没翻到,所以不知道她婚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