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教学的是一、二年级学生,对学习习惯和品格养成非常重要。如果按照说理去教育他们未必会听。如果孩子的好品格能够通过说故事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承给孩子,那么故事书是否也能启发孩子去发展抽象的“大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新学期里我除了教学课本之外,尽量多地扩展孩子们的绘本阅读量。首先,早读时间,可以20分钟的时间来阅读绘本,通过绘本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平时教学看图写画时,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进行想象,描绘。其实,孩子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对新生事物没有明确概念之前,他们是如此喜欢靠自己的小脑袋想出答案。 而给孩子讲故事时,通过文字的朗读,在孩子脑中则会有如电影般不断活动、不断流转的画面。再加上,孩子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每次构思的画面都可以有所变化,永远都不会相同。换句话说,孩子领会文字叙述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想象的过程,他们会记住用文字符号所描述事物的特征,进而试着去理解它们。
中午午休时间,可以引导孩子们午休睡不着的时候看看绘本故事, 通过故事打开孩子的思考之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一个阶段,特别喜欢问“为什么”,常常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弄得大人都有点招架不住了。其实,孩子无休止地追问“为什么”并非淘气或故意给家长添乱,而是发自内想知道世界的奥秘。
下午放学后,让学生带些绘本回家看。晚饭之后他们可以读给爸爸妈妈听,弟弟妹妹听,或者爸爸妈妈读给孩子们听,在读的时候能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识字能力思维力以及锻炼孩子的观察力。 给孩子念故事书的大人往往有过这样一个体会:当你自己已经被复杂的故事情节搞得晕头转向时,孩子却对故事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没有一点混淆。因为在你一次又一次地 细,甚至能够发现绘图中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即便是角色太多的故事,孩子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透过人物的衣着、造型等,去自行比对前后出现的人物。甚至于,当故事已接近尾声时,孩子会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要求翻到书的前面部分,去印证他们之前对故事的疑问。 总之,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孩子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家长可千万要注意。教师要充分发挥家校合作,让孩子们更幸福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