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觉知,提高认知高度
《战略管理》中说一个企业要想实现战略目标,必须首先分析企业外部环境PEST(即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因素)。那么个人了?每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我们的大环境因素。
热播剧大江大河的人物发展人会因为政策开始截然不同的命运。宋运辉因为对高考政策的“坚持”让自己可以上大学,而宋运萍因为政策把名额让给了弟弟。雷家宝经营雷家村多次被宋运辉说政策,向上要政策。
现在我们这个社会因为市场经济充分发展,价值交换,价值输出已成核心,互联网技飞速发展、个人品牌意识强大。所以大家都会看到在各个公众号、短视频、甚至简历上给自己贴标签、讲故事、讲项目。同时社会越来越相信、信任这些带有品牌属性的信息。
所以每个人都深信自己是一个作品,必须深度打磨。但是机会、信息、资讯、知识相对容易获取,大家都在内卷,逼着自己优秀。而可怕的人工智能却告诉我们很多传统岗位将消失。这是技术、社会因素带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所以我们必须深度思考过往的经验、能力、资源能够让我们具有哪些核心竞争力,或者为了应对挑战,重新构建核心竞争力。
说说我的失败案例……( •︠ˍ•︡ )
刚毕业事,我从未想过一家三口在魔都生存的问题,“专注”(伪专注也是可以的)地埋头在工作中。从未想有一天上海会把我“赶走”。因此我错过了对买房政策的了解,导致社保的中断;也错过了关注居住证积分和小孩入园的政策,导致明明满足积分条件,错过时间点导致只能读私立幼儿园的高昂费用。后来当我了解很多落户渠道和政策,我真的想分享未来想扎根在上海的小伙伴。
作为个体,我们切勿沉迷做事,或者忽略外部环境带给我们的限制、机会、挑战,小到孩子的高考加分政策,自己岗位受外部因素的未来趋势,大到不能冲动创业……
外部环境的因素,可以让我们“个体公司”做成事(输出价值),也可以让我们做不成事(价值微小),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人生进程(“个体公司”的正常运营和盈利水平)
哈哈,愿我的分享都能给简友带来微小的触动(❤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