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的涂涂在别人眼里是个极为乖巧听话的孩子。但在补习班这事上似乎很有主意。比如妈妈想让他学点乐器,被他直接礼貌否决:“一点都没有乐趣。”想来兴趣班首先要兴趣吧,尤其是乐器,投入不小不说,又极易引起发亲子冲突伤心伤身。看着多少妈妈声嘶力竭的天天战斗着看娃、逼娃练琴,然而娃娃到了小学3.4年级,琴就直接放在家里落灰了。妈妈们转战作业场,练琴场的事再也折腾不动了。妈妈不动了,娃娃们直接就放弃了。
去年暑假开始征求他的意见,开始尝试各种培训班,排除了钢琴、乐高、机器人等等给他报了线下英语,画画和街舞。妈妈私想着,有文有舞,伴有艺术熏陶和体育锻炼,堪称完美啦。课时一周5节课,周中2节,周末3节。才开始上课就开始耳朵边就不停的声音。
“涂涂,你也是很忙啊,这么小就这么辛苦”,“周末也不休息,比工作人员还忙…”奶奶说。
“那么小怎么学这么多啊?孩子没有精力的,大人跟起来也很辛苦”闺蜜说。
“要练习、要观察、要训练基本功、家长要看着,要跟呀,谁谁谁………”老师说。
“才3个,大班了,思维训练要走起,推荐豌豆呀,火花呀,学前汉字要100,拼音数字要书写整齐,幼小衔接不能等大班开始”同学说。
外面声音虽多,但老母亲坚信自己选择是最好的。老母亲佯装淡定,声称学龄前有所为,但觉得乱作为,不跟风,不盲从。眼花缭乱的各种机构多数贩卖焦虑,老娘不信邪。我要静待花开瓜熟蒂落,我要游戏启发思维,我要亲子共读培养阅读。
然而残酷的事实是队友指望不上,老母亲精力有限,信誓旦旦要做的事情往往虎头蛇尾,草草了事。周中孩子培训班上完,洗个澡磨蹭下,就要睡觉了,没了亲子共读时间。周末娃娃上完培训班,外出踏青疯跑的机会也少了。妈妈说好的游戏启蒙,往往也被家庭琐事、零散工作通知、坏的情绪等破坏分子击得粉碎。看前三个培训班里,没发现娃特别上心那个。督促着娃娃打个卡,也是要经常去做下深呼吸才能继续。一方面告诉自己孩子还小,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内心的声音:不较真儿,不跟进,那会不会把孩子耽误了。两个声音就像厨房和卧室,每天来回不知道多少趟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