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过去在我心里是没有故事的。
是有一年,我家弟弟那时7岁,读三年级,我带他去超市,他看中一个玩具,当时我并没有买给他。后来在圣诞节送给他的。我给他讲了关于圣诞节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圣诞老人会给每一年听话、独立睡觉的孩子发礼物。给不乖的孩子的屁股一鞭子。
我说:平安夜那天要一个人睡觉,而且前几天都要一个人睡。
就这样,从那个故事开始,他独立睡觉了。也养成了独立睡觉的习惯。
第一年我发现,我们真的可以通过故事去帮助孩子建立好的习惯。
第二年的圣诞节,圣诞老人依旧给他送礼物。
直到去年,也就是初二的时候,开始长大的他对圣诞老人的存在半信半疑。在百度里查了资料,并问我说:圣诞礼物是你送的吗?
我说:是圣诞老人啊。
我以为,他应该不再相信了。可是平安夜那晚,他仍然像以前一样,准备了一些糖果,写好了卡片,在窗户上挂了袜子,而且打开了窗户。
当然,他还是收到了礼物。
也许他又惊讶又开心收到了,又或许他心里仍然怀疑到底是不是圣诞老人。
今年,初三了,他以为他真的不相信了,不再准备圣诞袜、糖果、卡片。我接到妈妈电话,说他晚上又打开窗户不让关。
当然,他还是收到了礼物。
对于他继续期待圣诞礼物的状态,我感到开心,又感到惊讶。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我真的看到了太多的美好。
因为今年我面对面和他交流过,我说: 听到这个消息也许你会有点难过,你长大了,我想圣诞老人不会来了,他要去照顾更小的男孩了。
即使我这样讲过了,我以为他真的不会再准备了,没想到他还是那个坚持把窗户打开挂着圣诞袜写了贺卡一个人睡觉的男孩。今年我家里来了堂弟,临近圣诞节的时候,他坚持要分开睡,不准堂弟跟他睡。
另一个故事是关于我的球员,他的球衣号是7号。
去年,我也和他讲过相同的故事,那时他十二岁。我之所以和他讲这个故事,是希望修复他和他妈妈的关系。
7号和他妈妈的关系很不好,我把这个故事同样告诉他妈妈,他妈妈愿意为儿子准备礼物。第一年,7号收到了一个毛绒玩具。
就是它,我们给它取名叫“小七”,收到礼物他十分开心,虽然不是他许愿想要的那个,但看得出他很高兴。尽管他提出质疑认为可能是我们准备的,我告诉他:是圣诞老人送的。
第二年,也就是今年,我不知道他准备了,突然,他给我发QQ信息,说:教练我准备了糖果、零食、写了英文的卡片,买了圣诞树,圣诞帽。可惜没人陪我过。
可是今年我也不知道他妈妈准备了没有。
我和他说了同样的话:你现在长大了,或许圣诞老人不会再来了,他要去照顾比你更小的男孩了。
他回复我:我有点伤心。
我说:没关系,以后我陪你过。
我们聊天是平安夜晚上。
圣诞节当天,一早我给他妈妈打电话问她是否准备了礼物,他妈妈说没有。我说昨晚他和我聊天了。并把孩子的想法传达给了他妈妈。
他妈妈告诉我: 昨天晚上他吹了一晚上的风,不要我关窗户,一晚上没睡着,早上起来看到没有礼物,心情不怎么好,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没有收到圣诞礼物,可能是圣诞老人觉得他不听话,不怎么乖,没有进步所以不来看他了。
他妈妈说,难怪这几天特别乖,对我的态度也好,还主动要求洗碗,不用我叫早早就去睡觉了。当时听他说那样的话,我边听着边忍不住想笑,但是又不能笑,我这个儿子的心地真的是太好了,我也是不知道给他准备什么礼物好。
我们电话里沟通了一会儿。
后来他妈妈说在他的信封里放20块钱。我叫她把贺卡拿走。
晚上,我给他发QQ,我问他,你收到礼物了吗?
他说没有。
我想他可能没有去看。
我继续指引他:你准备贺卡了吗?
他说:我写了英文的贺卡。
我说:那你贺卡还在吗?
他就去看了看,他发语音过来:教练我贺卡不见了,只有一个信封。
他又说:教练我信封有20块钱。我怀疑是我妈妈放的。
他和我说不想要20块钱。他昨晚有告诉我,他先开始想要一个游戏手柄,后来想要的是一把吉他。他对于收到的这个礼物没有丝毫的开心。
我们在QQ里聊天:
他说:为什么是钱?不是别的?
我说:你如果是这种心态,我估计圣诞老人以后都不会来找你了。
我说:收到了20块钱,应该马上在心里感谢他。
他回:哦,知道了。
当时我想做的就是告诉他,无论收到什么,我们都要有感恩之心。当然我不会这样赤裸裸跟他讲这句大道理。孩子是需要我们去引导的。
我们继续在QQ里聊天:
他说:对我这么不听话他没有打我一鞭子。
我说:那可能是你表现得还不错,没有做特别不对的事。
他回:还是有的。
他又说:他没打我。还给了我20块钱。
我说:那你要更努力改变自己了。圣诞老人在认可你,鼓励你。
他回复:一定会的。
引导的结果很好,他改变了想法,他说自己表现得不好,可是圣诞老人并没有打他。
我让他去窗户那里,默默在心里谢谢圣诞老人。
过了几分钟,他发信息来。
他说:教练,我已经感谢他了。
我:我给他点了一个赞。
我说:你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很棒,我很欣赏。
他说:谢谢!
我说:明年他会来的。
他说:一定会的。
所以我们要用认可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做对的事,不必去纠结过去发生的那些不好。
这次的引导算是成功的,从他说的话里感觉得到:“他没有打我,还给了我20块钱。”
这个“还”字,让我看到一个孩子的美好。
他还告诉我:我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以后要去芬兰好好谢谢圣诞老人。他还说,他把20块钱装起来了,要收藏。
你看,孩子就是那么美好。
当初讲这个故事,可能是想我7岁的弟弟能够学会独立睡觉。
后来这成了我们家一件固定且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每一年都为他准备着,就是想看到他喜出望外的表情。他们收到礼物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一个很棒的小孩。
做这件事,并没有特意的安排和刻意的计划,跟随着孩子的成长,自然而然的发生。
在我的训练营里,我也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一些家长,让他们可以去试试看。
有个家长问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呢?
我想他们的心里始终有一处温暖。长大了,也许它们要面对很多人情冷暖,我希望他们心里始终有一片温暖。这片温暖可以让他们面对很多困难,在遇到挫折时,这些回忆可以给他们面对世界的力量。
也许,长大了,他们会明白一切真相。
我也做好了他们长大后的准备。我告诉弟弟:无论今后你多大,多少岁,如果圣诞老人不来了,我会代替他,做你的圣诞老人,你永远可以期待。
也许,将来有一天,他们得知真相,回忆起来会感到温暖,那样,就足够了。
可是,我真的收获了很多。
从他们的思想里我看到了单纯、天真、美好。看到了他们对世界的无知,这份无知不是贬义词。而是他们对世态的不了解。
当时我脑海里一闪而过: 原来世界在最原先就是这样的啊---我们都有过婴孩心态。
他们看起来对世界是那么不了解,问的问题会让你想到: “他们怎会如此可爱、有趣”。
可我并不急忙于告诉他们“真相”,而是享受他们所提问的一切,带来的治愈感。这份无知传递的可爱,真的可以治愈你的内心。所以孩子们真的是天使。他用他最本真的状态唤醒你过多的欲望。
世界在最原先时如同婴孩一样。没有一点儿伤害力。是我们的欲望把世界弄得浑噩了,把自己的生活变得麻烦了。
孩子们从不以最坏的角度看待所有事。所以他们不知道如果没有努力学习可能会面临严峻挫折。
也因为他们对世态的不了解,家长们因此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得到好机会用来谋生。
大人们很悲观,因为大多人被这份挫折迫害过。因此在孩子身上十分积极预防这份挫折再次发生。孩子不理解大人们的挫折,所以因为学习和作业的事导致很多家庭都有矛盾。
可我们除了教导他们学习,我们需要和孩子建立某种关系。让他无论多大,都能从那片回忆里感受到被爱,感受到有人如此重视他们。
虽然我们出生后就有着血缘关系,有着亲情,可是我并不觉得爱就是理所当然,我们仍然要通过相处与陪伴,互相了解对方,互相照顾,在这份照顾里彼此温暖。
虽然学习是每个孩子长大后都要经过的修行。但除了学习,我想告诉他们生活或许生命,更多的还有爱。
我十分重视对孩子感恩心态的教育。因为没有谁对你的好是必须的。自从我们出生后,我们的父母因为我们少了很多假期,少了很多自己的时间,为我们支付各种账单,他们擅长付出,而我们不擅长感谢。
但我之所以重视感恩之心,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感恩之心会度你熬过苦难。
有一次,我一个十分要好的朋友不辞而别,没有任何征兆就转学了,我当时很生气。
突然有一天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突然把这件事给放下了。我突然很感谢我们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感谢那些快乐。
那时我意识到感恩之心会帮助我们变得豁达,会帮助我们度过苦难。在我后来的生活里,感恩之心真的帮助了我许多事情。
也许这是一种心态,也许是一种善意,也许这是一种处事态度,我不知道,但是感谢我有它。
这也是我常常告诉弟弟的故事,我希望在他的生活里,他能以感恩之心避开苦难。
对我的球员们,我也十分重视这样的教育。
也许并没有什么是生活的这种定义和说法。任何人都可以把日常琐事定义为“这就是生活”。任何人都可以把任何挫折苦难定义为“这就是生活”。这种定义也许使人们学会接受,也更好的完成了接受。
所以有人常说:“生活就是这样,一日三餐。”
也有人说:“平平淡淡才是真。”
也有人说:“生活的一半是倒霉,另一半是处理倒霉。”
它们都是生活本真的样子。
无论好坏,都以感恩之心待之。
圣诞节也是感恩节。
通过圣诞节,我希望在他们心里种下了爱。
对待孩子,我们也要像对待“恋人”一样,花一些心思,创造一些惊喜,做一些特别的事,让他们知道,他们永远被爱。也永远值得被爱,而他们,只需要勇敢去生活,勇敢做自己。
对于我而言,能与那么多孩子相处,真的是一种福气。他们一次又一次,通过单纯的笑容,简单的眼神,无条件的信任,给了我太多太多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