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

        “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告诉你他的一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生七年》就是这样一个纪录片,将一生浓缩的真人秀。1964年,英国导演艾普特最初以探讨“出生决定论”这一命题为初衷,挑选的14位主人公分别来自于上流社会、中产阶层、工人阶层、农民阶层、孤儿院。就这样每七年跟踪采访,一直到今年6月,主人公们63岁。导演从七岁开始,以梦想、恋爱、金钱、友情为采访年内容,也贯穿了影片的始终。在这样一个浓缩人生的纪录片中,看到主人公容颜的老去,生活轨迹的起起伏伏,最真实的真人秀,你会不自主的带入,仿佛隐隐看到了自己的一生。也许导演是想说阶级固化的问题,但我看到了另外的故事。

一、家庭幸福才能给人带来幸福感

      贫困阶级的东尼,虽然没有成为梦想中的骑手,以出租车司机为一生的职业,婚姻生活中也偶有差错,但是,因为原生家庭的幸福乐观,使得东尼有着乐观的性格,使得每次看到影片中的他,都能感受到开心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上流社会的苏西,虽然有房屋千亩,但仍觉得生活了无趣味,7岁的她孤独、14岁的她叛逆,尤其在父母离婚之后,21岁的她辍学、吸烟、对婚姻悲观,但是28岁的她忽然眼神明亮,之后她一生平淡幸福,有三个孩子,和父母关系也有了转机和谅解。原因是因为在25岁时遇到了自己的老公,而她50多岁时,岁月静好的说,她和老公似乎仍然有爱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而福利院的保罗,虽然也没有跨越阶层,多年一直都是砌砖工人,但因为娶了乐观向上的妻子,一生也算幸福美满,和妻子卖掉所有家产自驾澳大利亚简直酷毙了。

      二、知识改变命运

      老生常谈,但是,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永远在那里。尼克是唯一一个成功打破壁垒完成阶级跃升的人。他出身农村阶层,读书需要走山路,只在一个很小的房子里学习,平时还需要帮父母做农活。但是在他考上牛津大学、后来搞研究直到最后到美国做教授,他的世界就此不同。与其说看到阶级的跨越,不如说看到知识可以改变你生活的方式,可以让一个人从害羞腼腆成长为口若悬河的教授。身在中国其实还没到阶级跨越的时候,但确实有种阶级固化的紧迫感,而知识或者更确切的说,是认知的差距,会使我们走向不同的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人生本真

      这部剧集中上流社会的三个男孩从七岁时就知道自己以后读什么大学,对事件有着比较清晰的见地,而之后的人生似乎就像他们设定的轨迹一般,梦想照进现实,一步步走向了预定的轨道,这不禁让人羡艳,尤其同不知大学为何物的保罗比,觉得上帝不公,可是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认为从个体上讲,阶级和阶级有那么多差异,就像你在月球上天天看钻石,我在地球上吃五谷杂粮,各自有各自的欢喜,各自有各自的惆怅。而找到所爱,便是内心自生欢喜。你看出租车司机东尼做临时演员的快乐,你看大律师约翰为保加利亚做公益时的满足,你看布鲁斯一生奉献平民教育的理想,唯有找到所爱,才能在回首中满足且无憾。

      你现在多大年纪?下一个七年镜头里的你,是什么样子?

后附女儿作业,一起加油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12年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
    桃花不huan酒阅读 8,057评论 0 0
  • 英国有一句谚语,叫做:“给我一个7岁的孩子,我可以告诉你他长大之后的样子。” 1964年,一位叫迈克尔•艾普特的青...
    啊彪啊阅读 6,570评论 6 27
  • 目标:三个月内种出相爱的灵魂伴侣 动机:让父母放心,成为榜样,帮助更多人拥有幸福美满的关系 智慧:智库随喜1元,祝...
    般般若木阅读 1,270评论 0 0
  • 6月12日晚上,奶奶的同学生日,因为爷爷没空,我和女儿就一起去吃饭,去到的时候,全桌都是爷爷和婆婆们。...
    幸福公主阅读 1,652评论 0 0
  •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张爱玲说: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张扬。 还记得吗 这是一个奔波的时代。 ...
    一只叫做Alice的鱼阅读 4,166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