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君小二
湖底对自己是无底的,岸对自己也无岸。它的水对自己也是不湿不干的,它的波浪也不感到单一或个别。这些波浪在既不小也不大的石头周围,对自己那轻若无闻的轻声细语,轻声细语。——《李米的猜想》
诗人说完了该说的诗,从桥头一跃而下,重重地摔在了方文开的车上,血开始渗出,轻声细语地蔓延着,诗人长长的假发散落在一旁,无人问津,墨镜也不见了,他本人则躺在那里,露出忧郁的眉眼和光洁的头颅。生活给你看的,就是这么简单的,显而易见的事实。
一分钟前,方文戴着墨镜开着车,身边坐着服装店的老板娘菲菲,她慢言细语地讨论着自己吸毒的过往。方文目光之余,紧张地关注着车上的时间,快到桥下时,他说:“菲菲,下个桥头你来开车。”就在这时,诗人掉下来,方文的头重重地砸在车窗上,墨镜落了。他停下车,跑出去,看见一本杂志从天桥掉落下来,上面贴着的全是方文的照片,算是一个意外,他感到喜悦,也感到不安——他的良知,他的过往,藏不住了。有一个人,正在找寻他。
在公安局的外面,李米终于找到了方文,即使方文怎么狡辩,她都相信眼前这个男人就是方文。她为了他,可以揍警察,她一路跟随着他,哭诉着四年来的思念。最终,当方文否认了他们的过往后,李米心灰意冷,信仰崩塌的她,绝望地离去。第二天,她拖着瘦弱的身体来到厨房,一封一封地烧掉了方文写给她的信,看似了无牵挂,实则心如刀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电影结尾,一气呵成,所有的巧合凑在一起,产生戏剧性的爆发力。菲菲把存有八万块“干净”的钱的存折塞进李米的门下,然后坐车去与方文汇合,李米在后面开车追随。菲菲来到天桥,说:“算了。从她认出你的那一刻你就藏不住了,你不知道吗?刚才来的路上我一直想,要是我告诉你,和你一起跑了。能依靠吗,你?你还有那个女孩。”
方文一把抱住菲菲,说:“菲菲,求你件事,以后见着她,今天的事别告诉她。一个字也别说啊。如果没有她,我会爱上你。”方文左右四顾,逃跑的路被堵住,回头无岸,他跳下天桥,落在了李米的车上,然后缓缓滑下去。当方文真正死在李米的面前时,李米可能会后悔,她曾说出“你他妈怎么不去死啊?”这句话。当她看见方文最后的录像带时,她憋着那份悲伤,隐忍地流着泪。如果说,在还没有找到方文前,她还保存着一丝微末的希望的话,到目前为止,她的思念已经无底。
总之,影片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名叫李米的出租车司机,四年来不顾一切寻觅失踪男友的故事。电影被删减了很多,至少情节是不完全的,我们不知道是菲菲把方文带上贩毒道路的,还是他自己选择沉沦的;菲菲怎么知道李米的住址,还是在方文写信的时候早已洞悉一切;在天桥堵截方文的人,是警察,还是菲菲口中要“做掉他”的毒贩;四年可以发生很多事,很多变化,但是,导演所呈现的只有李米的等待与追寻,方文的放下与守护,这种意愿强于一切,那么暂且也就这样吧!
方文,二字连起来看是一个“放”字——放下你,非我薄情。方文为了给李米一个安稳的未来,让李米的父母不再看轻他,铤而走险,从事毒品交易。为了避免李米卷入其中,他放下李米,选择以“失踪”的方式离开。方文四年来写了54封信,暂且称为情书,情到深处,书写成书。他在信中写到:“起晚了,便秘了,又看了一夜的球,隔壁饭馆的味儿又飘过来了…… 告诉你一件事儿,李米,几乎就变成了事实,今天早上我去了机场,我站在大厅里,那一刻思念像一条在草上爬行的蛇。我突然决定回去。我买了机票,过了安检,一直走到登机口!——最后我还是出来了,机票钱退了一半。我多想回去啊,你知道吗? ”
李米——因为有你,我不曾在云南昆明的云雾里迷失。李米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思念一个人,寻找一个人。她向车上的陌生人讲述方文,倾述她想说给他的情话:“9 38 52 69 80 83 103 193 ,193,这中间有三个月,什么意思啊……”她抽了一口烟,继续说到:“没什么意思。就是有事,这三个月一定出了什么事。”影片开头,一只蓝灰色的风筝在李米所开的出租车顶上盘旋,李米信仰的是方文,有信仰相系,她在等待和寻找的途中,便不会迷失。如果一开始就告诉李米这个等待有一个期限,那么李米会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充满期待?答案是有解的,在影片末尾,方文去世后,当这个等待的时限已经变成了无期时,李米第一次笑着讲述她与方文的过往,以往的猜想和怀疑此刻烟消云散,她心甘情愿地选择继续等待。
桥的意向出现三次,诗人自杀的桥与方文坠落的桥是同一座,那座天桥是无比地嘈杂,简单,灰蒙蒙,沉重得让人不敢触摸。它既不是徐志摩浪漫温柔的康桥,也不是在一战中促成一段缘分的蓝桥,它是你我日日夜夜跨过的生活之桥,从这头到那头,为生活奔波,日夜忍受千万双脚的践踏。但李米更愿意相信,那是《断章》里的桥,那是方文留下的纪念碑。
生活还在继续,记忆仍在消散,从始至终,唯独还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在紧紧缚住李米——方文。这两个字在既不小也不大的城市周围,对李米那轻若无闻的轻声细语,像一场静穆安稳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