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大抵还是成为了情绪排遣的地方。真正能够从中寻觅到有用的东西不多。所以就自然吸引不到很多人,即便再小众,如果是金子,也足够发光,那自然也抵挡不住简述的成长,简述的价值。
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能总停滞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沉迷而不知道现实。
好吧,自我承认了,自己已经在开始跳出原先固有的一些形态了。这不是夸奖的说法,是带有胆怯的、害怕的,甚至有些恐慌的。
昨晚就各种心绪不能平复。如果可能的话,就要出去跑上十公里才好。当然没有跑。所以,就翻来覆去。
昨晚从交通银行借贷了20的消费贷。利率是3。借贷时间一年。利息大概6000元。这个决定来回摇摆了三次(指当晚立即借贷),最后用年度收益率的信心击败6000元的利息。
去年从北京银行借到过2.98的消费贷30。基本还清(现金是早就准备好的)。
关于借贷的事情,就不展开了,不建议看到此篇日记的朋友(投资程度不完全认识到的)使用或者思考。
还是简单梳理一下吧。
1、投资里的基础原则不使用杠杆,不借贷投资。从很多书里是能够找到的。也确实在实践过程里,起着足够大的情绪作用。我体验过,比如借贷以后投入股市,仍然继续下跌。而自己除了要偿还每月固定利息以外,还要忍受时间过去,投资数据迟迟不能上升的煎熬,这种煎熬,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的。要用非常多的心里暗示,或者转移思想去解决。反正是一件逆人性的操作。
2、自己为何会用?很简单,也同样是根据书本里的使用杠杆。比如资本家拿金钱做资源配置。承担风险,收获最高收益。企业家支配员工到合理的岗位进行员工配置收获更多的利润。个人使用劳动或者写作进行回报。
拿自己十年的投资数据来证明自己能够使用。这里要摘除一点24年的整体收益(意思是并非站在24年的收益上如此说)。即便24年2月份2600点时账户亏损接近20%的时候,整体亏损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
第二点是借贷的资金占股市资金的比例也是可控的。所谓使用杠杆的比例是较小的。能够完全承担的。极限就是浮亏一年,到了偿还时间,自己仍然能够调动家庭其他资金进行偿还。
第三点就是借贷利率适合。3个点的资金,为何不用?虽然不是韩信,这点士兵自己掌控不住吗?自信点,好吧。
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既然看好25年,又不行动,而拿出6000的利息,去争取更大的收益就是完全符合的。有什么不稳妥的呢
我实在想不出不去使用杠杆的道理。
行得通吗?行得通,那就去做。
写的啰嗦又缺少一些逻辑的连贯性。肯定有什么是没写到却想到的。因为现在心思都在尿尿上。先去尿个尿。接着再写点自己想要写的。
回来了,其实是拉了个屎。
....原谅我
早晨将转过来的资金投入4万多,分别加仓到四只。金木、雪峰、贵言、主页各一千股。买上以后,就发现反弹不少。要不是在做居家运动,恐怕又要陷进做t的思维里了。这就违背了长期主义的思维。或者违背了美好生活的过法。反正就不是原先借贷的时候的买入思维。
什么思维呢,应该改变一下了。那就是以今天为买点。后面的时间里,只要再次跌破今日的价位才再次整体买入。买入则不动。用一年的时间去跟踪。20万里如果四万一次,还有四次的买入时机。可能很快用完,可能会长时间滞留在现金账户内。
都用完了,那就是用完了。尽人事听天命好了。自己资金能够做的,在今年也算完成了。
25年里,或者可以真的像投资人那样,拥有稳固不可动摇的心。风动,幡动,我心不动。像陈哥学习。
拿更多的时间去阅读,去生活,去思考,去写有点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