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停学习,却依旧恐慌
L先生热衷于买书,并且是付费知识平台的重度爱好者。热销书几乎逢新必买,各知识大V推荐的书单也悉数购进,不仅如此,L先生非常尊重知识传播者的果实,每年在付费知识平台消费近万元。常人看来,可谓是年轻人中的学习典范了。
然而事实却是,L先生购回的书虽皆为精品,但看书的动力却极低;购买的知识精华如此之多,也还是经常陷入知识焦虑。
我们身边的L先生并不少。这些人每天如饥似渴的浏览最新的资讯,兢兢业业地紧抓住知识传播者的脚后跟,却有效率不高,得到一些知识却又因此陷入更大的恐慌。经年累月,弄得一地鸡毛,却全然不知道鸡的味道。
相比于不学习的人来说,这些人已经站在了更高的层级上。然而为什么有另一些人更聪明的人,明明付出了更少的时间,却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问题的关键在于时代——你身处一个高速变化、高频迭代、跨界合作的时代里,单线程的知识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完成任何综合性的任务。哪怕是成功地做一桌菜肴并晒到朋友圈,你也需要诸多跨领域的知识或技能:你要有营养学的知识基础,以避免食物相克;要培养基本的审美来做让人赏心悦目的配色;要有一定的拍照技术来呈现出你的努力成果,等等。
你焦虑,是因为你学习的速度,不再能追得上你遇到问题的速度了。
“如何学习”VS“学来干啥”
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家庭的口号已经喊了很久了,社会的思考风向更倾向于探索“如何学习”,而不是反思“学来干啥”。
不夸张的说,人的天性就是倾向于懒惰的,所以学习和思考是一件极为耗能,逆人性的事。如果学来的东西不能被用来解决当下的问题,那么(至少在当下)就不值得学习。
这里要引用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对于“知识”的定义:那些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叫知识。你听了一个观点,听完之后点头称是,然而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这就不叫知识,只能说你得到了一个信息。如果你看了彼得林奇的书,并用其中的理论指导自己在股市里操盘,这个信息才叫做知识。
一个聪明的学习者,必须清楚自己需要的是用来行动和解决问题的知识,而不是非常多的“看了不一定有用”的信息。你需要学什么,不在于你的兴趣和专业,就在于你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最好的学习动力也不是激发对某一领域的兴趣,而是找到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问题。专注于问题,多元于手段。战略上懒惰,战术上勤奋。
坑爹的励志公式与问题式学习
问个问题:每天进步1%,经过一年的复利就会成长37%吗?
这是明显的“硬励志”,因为复利不是这么算的。形成复利需要两个条件:每天的收益迭代进入下次增长当中;不损失本金。
成长复利就意味着:今天学到的东西明天要马上利用进入新一轮学习;并且不能忘记。
这个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不可能。因为豆腐脑儿似的无体系学习是无法形成每日叠加的。如果一直碎片化学习,碎片化思考,碎片化问题,只会以极低的学习效率收尾。所谓高投入低产出,其实刷认知求缓解知识焦虑的人就是这样的。
复利怎么实现呢?通过问题式学习——
为了解决问题,学到的知识会立刻投入进入今天的解决方案中;并且因为知识有用,学到也不会忘记。倘若知识没用,忘记也不可惜。
如今的知识爆炸,更多时候是被碎片化知识漫天飞所造成的糖衣炮弹。大多数学习者都会有“这个看起来很有用,先记录/收藏下来”的仓鼠心态。想法越多,知识仓储越尾大不掉,知识管理就会逐渐失效。以问题为出发点就成了唯一的试金石。
所以说你从来不缺好的知识,你缺的是好的问题。知识的学习必须“断舍离”。断舍离即以问为学,以解决问题检验知识的有效性及时效性,关注点更少,进步却更大,知识焦虑就是这样来解的。“更少却更好”的问题式学习即是如此了。
比“终身学习者”更好的“终身提问者”
提问的能力,往往更加考验一个人的思维深度。提问本身即是自省,通过提问,我们可以高效的迭代知识,获得更深层的思考,甚至在既存问题上获得灵光乍现的创造力。
一个终身提问者,往往学习的目标会更明确,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能最快的实现自我精进;往往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自我激励机制,因为解决问题即是他学习的反馈,他会收获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往往在学习时更加平静,远离焦虑,因为眼下的问题仅此唯一,一切修习皆是为了解决它;往往能调动更多的资源,因为好的问题需要多领域的有智慧的大脑共同思考,由此催生协作,带来交流与创造。
所以,如果L先生正准备给自己列一个冗长的新书单,不妨试试转而列一个问题清单吧。或许它会更有效、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