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通过回顾旧知,引导学生指出可以从“看”、“闻”、“摸”、“尝”等方式进行,并且强调“尝”这种方式,特别在科学课上,生活中,应当在知道该物品安全、卫生、无毒、可食用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尝的方式。并且展开,如果这节课要了解发霉面包,1.“怎么看?”2.“怎么闻?”3.“怎么摸?”在这个过程中,请学生回答,内化并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学生在组织语言描述发霉面包特点的时候,对于面包“硬”还是“软”有些描述不清楚。一开始,由于准备的发霉面包时间久一些,面包风干变硬,大多数同学都觉得是发霉让它变硬了,我也没有强调,只是写下学生认为的发霉面包会变硬。直到有的班同学发现有些部分还是比较软的,他们则认为是发霉会让面包变软。因此,在后续的课程中才发现,需要给给学生强调,面包发霉,需要一定时间,是面包放久了风干才变硬,变硬只能说明它放置了一段时间,和它的时间有关,并不是发霉霉菌让它变硬。
后续在对于面包发霉条件的描述时,大多数学生能够说到潮湿,一部分同学能说到温度,对于空气和光照两个条件能说到的同学比较少,因此我通过冬天晒被子和冬天食物变质速度和夏天食物变质速度进行引导,结合生活实际学生能快速联系,达到目标。但我觉得,对于学生规范科学用词方面我还需要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