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朋友推荐的日本励志剧“垫底辣妹” ,突然又有很多话要说。话唠不假,更多的还是因为怕当下的感受和想法一会就忘记了,记录仅仅是为了永葆初衷。
电影讲述了长相甜美的高中女孩工藤沙耶加在家并不受父亲待见,父亲一心要把弟弟培养成棒球手,而疏于对女儿们的呵护。
沙耶加所在的高中有内部升学的制度,因此她终日和小姐妹们吃喝玩乐,学习掉到了全年级倒数第一也毫不为意。温柔勤苦的妈妈经常被校方找去说教,她为女儿的未来焦虑万分,因此将沙耶加送到了坪田所开办的补习班。
经过水平测试,沙耶加实际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不过开朗自信的坪田不以为意,他以特有的方式打开女孩的心防,两人很快成为好朋友。
在坪田的帮助下,沙耶加对学习的态度逐渐浓厚,后来更立下了考取庆应大学的宏愿。这是丑小鸭绝地逆袭的真实故事……
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也确实几乎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看完了整剧。要说我对影片的印象就是:内容很老套,立意很深刻,女主很漂亮。
这个影评够接地气了吧,可以了,合上,睡觉。
如果要看接地气的影评的话,确实很多人会关注剧中的妈妈和老师。因为后来百度了一下,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因此剧中善良朴实,百分百信任支持女儿的妈妈,以及智慧幽默并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的私塾家教坪田老师这两个形象都不是神话。
然而,那个重男轻女,轻易把自己梦想嫁接在儿子身上,简单粗暴的老爸,最后成为了一个明理开明,并愿意给儿子自由给女儿温暖,甚至开始助人为乐的老爸,哪怕就如妈妈评价的那样“其实他本性很善良”,这样的爸爸我认为也是被神话的。
影片树立这样的一个蜕变的爸爸形象,主要是应证老师对沙耶加的一句话“ 你努力的样子,正在改变很多人的一生。”
老实说,这句话我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认可。
说实在的,我一直认为自己很努力。而我努力的样子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确切地说,应该是很多孩子的一生。对不起,我不是邀功,我只是想说我很努力,而且中医理念的育儿真的非常重要。
前两天,还在跟小区的一位外婆聊天。外婆在我们家的影响下实践中医育儿,已经把小孙子的身体调理的非常棒。具体怎么棒我就不一一陈述了。
外婆非常非常努力,有时为了处理小孙子的病情忙到半夜,还不断为了家人的健康操心。可是,外婆的努力始终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对于这点,我倒是觉得很不意外,因为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偏差是始终存在的。我只能笑着对外婆说“你要相信你的努力正在改变孩子的一生”。
注意哦,我只说是孩子。因为我始终认为只有孩子才是一张白纸。而于成人,我只能说,我们努力就好。像沙耶加爸爸这么彻底的,以我目前的认知,我觉得还是被神话的,即使改变也是他内省的结果,外人的努力只是推了一把力而已。
其次,对于妈妈这个角色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她无条件相信孩子,给了孩子信任感和安全感。也有人认为,就是妈妈的软弱,只会相信孩子,才会造成孩子到高二还是四年级水平,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
我不发表评论,因为我自认为我还是有点小个性的妈妈,因此绝对做不到影片中那个温柔且吃苦耐劳型的妈妈形象。
我只想探究的一点便是,妈妈和补课老师之间的关系。当然,我不是私家侦探,更不是狗仔。我说的关系有另外一层意思。
我只想说,因为妈妈的善良平和以及始终相信孩子,才会结识一个同样有亲和力且永远愿意相信学生的老师。
这不是偶然,这就是我一直认为的“吸引力法则”。所以,永远不要去探究为什么有些妈妈文化不高,人脉也不广,能力也不强,孩子却那么优秀。
所以,作为妈妈的我,可以不需要去学习那么多育儿宝典,甚至为了孩子自我牺牲,或者违心地打通人脉。我只要负责做自己,一个善良的,真诚的,愿意分享的,且永葆一颗感恩之心的妈妈,哪怕好老师再稀饭,我相信我也能遇到。
再次,到影片快结束的时候,我揣测着沙耶加应该是被导演安排进了庆应大学。但内心总觉得还是不要让她考上为好,因为我认为沙耶加已经享受到了努力的快乐,这才是她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值得一生相随,这样就够了。
然而剧情是她没有因为擅长的英语和日本史考上庆应大学的第一志愿文学专业,却因为最不擅长的小论文,考上了庆应大学的综合政策学部。
一个甚至以为圣诞老人是真实存在的单纯女孩,因为奋斗找到并发现了真实的自我,以批判性的语言,感性地真实,有理有据,让自己的小论文能出彩。
这些都是我内心一直追求的美好。前几天,问了哥哥暑假班上两个学生一个问题“什么是情商,什么是智商”得到的答案是“情商是会说话,智商是有脑子。”
而哥哥的答案却是“情商是胡萝卜,智商是青菜。”我内心不经掠过一丝安慰,似乎看见了未来的希望。
真希望哥哥一直都相信奥特曼是真实存在的。我愿和哥哥一样,放空自己,不受过多的知识和现实束缚,单纯和傻之间其实是两条平行线的。
最后,一句总结,既然“垫底辣妹”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们就要相信,一切皆可能。我们努力的样子正在改变我们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