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生气和生闷气
每次带女儿回外婆家,都很受不了我妈教我女儿说的关于情绪的话:
“生气不好。”
“生气会让你得病。”
“吃饭的时候千万不要生气,你会得病的。”
受不了归受不了,一般我不会说什么。因为我妈对我女儿说这些话时,起码态度是比较温和的。不像我小时候,不管是跟谁呕气,通常只会招来一顿训斥。
不知道她记不记得,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她曾经跟别人说过的对我的一句评价:这孩子,爱生闷气。
很想告诉她:是啊,在你面前不能生气,那气只能闷着生咯。
我们的文化当中,常常有一些错误的、没有经过证实的知识和观念代代相传,其中一条是: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不光是象愤怒、恐惧、沮丧、忧郁这样的负面情绪被认为是不好的,就连强烈的喜悦也是不好的,而且还带有性别上的歧视,比如“笑不露齿”一般是用来要求女人的。
但人,天然是有感受的。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件,都会产生各种想法和情绪,它们如同我们身体里的血液,需要流动而不是阻碍。有感受却被憋着,就会形成如血栓一样的情绪淤堵,才会形成真实的身体伤害。
我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也会在身体上呈现出来。比如快乐的人步态轻盈,就象安了弹簧,沮丧的人会有阴沉的面容。好多年前坐诊时就有病人告诉我,她的肩膀总是会不自觉的耸起,自己注意到了就放下,但不知不觉就又耸起来了。这个,其实就是因为被压抑的愤怒和不自觉的紧张在身体上的呈现。
不知道有多少家庭的孩子被父母限制表达情绪,见过太多的大人习惯对孩子说:
不许哭!
这有什么好哭的?
你这个孩子,脾气怎么这么坏!
当感觉不允许被表达,身体就会代表我们自己来表达感觉。当成年人认为孩子的情绪和自由意志必须加以压抑并且严加管教,被管控的身体就容易发展出身心症。当你生长在一个不准表露情绪的家中,每个人都不会说出自己的愤怒、害怕、心痛和悲伤,你当然也不会把内心的感觉轻易说出来。
生下女儿时,经历了早产和她的发育迟缓,害怕她失明或者脑瘫的恐惧,象一块巨石压在心头。我查资料、带她上医院检查、给她做身体按摩和康复训练,但在父母面前,在亲戚面前,是几乎不跟他们交流这件事的。因为没有确诊,家人的态度是回避发育迟缓这个事实,觉得我杞人忧天。既然看法不一样,交流可能变成无谓的争辩,何必。
而且在我心里,怀疑归怀疑,求证归求证,但好像一旦说出口,就会遭遇真的不幸,巨大的恐惧,让我无法开口。做比说好——我这样告诉自己,压下心里的不安,忙着孩子的各种大小事,最后终于在积极干预之下,让孩子的发育跟上了正常孩子的进展。
但真正放心,知道彻底摆脱了脑瘫疑云,我付出了三年的努力。这三年,不光是担心孩子的发育,还加上产后的情绪抑郁,以及养育观念跟父母不同而产生的摩擦。这些情绪,虽然跟互相扶持的老公可以倾吐一些,但负面感受不表达的习性,让我的情绪纾解是非常不够的。
所以在那段时间,查出拳头大小的卵巢囊肿,是顺理成章的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