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顺其自然,我说好的

我什么都没忘,但有些事只适合收藏

01

最近一次也是目前为止最后一次见你,是一个月前。

我们在世纪大道站告别。

我目送你离开,下楼梯的时候,你礼貌性地回头,冲我微笑,像是在履行告别仪式,我看到了你前所未有的官方笑容,像是刻意挤出来的,下一秒就会即刻收回,甚至有一丝解脱的意味。

我无法精准还原当时的我是怎样下意识的表情回应,我明白,如果至此之后,我不再踏出主动联系的那一步,那此次隔着换乘站川流不息人群的回眸,将是我们最后一次的双目对视,隔着十米的距离。

我没有再冲上去奢求你片刻的停留,你我深知,就算再努力争取到24小时的相处,也不过是毫无意义的挣扎,我们已经不存在任何可能,从理性角度思考。

我朝我终点站所在的9号线走去,努力表现出一副坦然自若的样子,如同一副灵魂出窍的躯体,凭借身体的记忆挤上地铁。

刚刚站定,手机意外传来消息提示音。

“以后不要再刻意见面了,不想连朋友都做不了。顺其自然就好,祝好。”

你还是发来了短信。是啊,你本就不是心硬的人,老死不相往来根本不是你的作风。我承认我有那么一秒的窃喜。

这条短讯我没再回复。如果不做最后回复信息的人,就还有主动权,不至于输得那么没有尊严,我试图说服自己。

但我依然想为自己保留一丁点的退路。毕竟你说不想做不了朋友,证明我们还是朋友啊。

我清楚短时间内我根本做不到完全放下,一直以来执着痴情惯了,却依然不懂爱情这场游戏该如何收场才不算太难堪。

我明白我再也没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和身份去联系你了,不打扰也成了属于我的温柔,了吗?

哪怕直到最后你还一直强调,我们并不是老死不相往来,但也不要保持联系,顺其自然就好。

不见不贱,我懂。

忙到没空想和彻底遗忘是两个概念,只要见,往事一个措不及防。每每靠近,满城风雨。

你说顺其自然就好。顺其自然就真的好了吗?

这样的朋友关系本身就是个不戳自破的伪命题吧。

但我依然定定地点头,注视着那双我熟悉的不会撒谎的眼睛,如同许下山盟海誓般郑重地承诺你,说:好的。

那时我的模样一定像极了犯错后得到原谅,惹人爱怜的乖宝宝吧。

02

我不怪你,你有责任要负。

你交了新的女朋友,你这样三观正的大男子主义人士怎么能容忍自己再接受我的存在呢?是绝不可能的事。

我不怪你,你曾陪我走过最艰难的日子,哪怕你总纠正我,说我放大了你的作用。

与你的相识就像一场快闪,我还没能给出条件反射最基本的反应时,你已经准备谢幕退场。

你我都独身在魔都,便阴差阳错被朋友介绍认识,一开始双方只是权当多个朋友,并无他意。

当时我还是996的工作模式,忙到没有心情聊天,与你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回复也极其冷淡。

工作的压力已经让我无力谈笑风生,我不是个内心强大到足够自愈的人。当时恰逢人事变动与业绩的双重压力,我深感自己即将踏入抑郁的深渊,我甚至开始咨询朋友哪里有靠谱的心理咨询。

你就是在这个紧要关头出现在了我的生命里。在我一副好死不活的聊天状态下,你竟然坚持不厌其烦地主动破冰。

你陪我聊日常,聊工作,聊解决方案,你试图传递给我所有的正能量,你说我一点心理问题都没有,是再正常不过的姑娘,那些让我忧心的人和事本就不是值得劳心费神的,完全不必理会。

你教我为人处事的道理,听我倾诉,也分享你的成长故事给我听。

我们开始频繁地发微信、聊电话,你关心挂念我的一日三餐,事无巨细的关怀如兄似父,给了我即将恋爱的错觉。

我大概忘了,不依附初中同学的本科室友的高中同桌的这层关系,我们的关系大概只能称得上尚未见面的网友。

我开始依赖你的情绪价值,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那么富有磁性与魅力,作为声控的我简直毫无抵抗力。

我们保持每晚一通电话的频率,一天工作后疲惫的我,只需闭上眼睛、懒懒的躺在被窝里,接听你定时定点会打来的电话就好。

听着电话那头的你讲各种各样的故事给我听,感觉自己离你越来越近,成了当下最幸福的姑娘,一天的劳累都一消而散。

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你接着说,我听着呢。”我偶尔回应你。

这样的通话像极了你的单口相声,90%的时间是属于你的嘚吧嘚。然而我们双方竟心心相通般享受这样不对等通话比例的电话粥。

“我只是希望你能开心一点,真的。”这是你单口相声期间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很简单很暖心,让我可以瞬间不计较你的话多又贫。

其实我是真的很喜欢听你说话的啊,但我就是这样一个口是心非不懂如何恋爱的姑娘,我只能遮遮掩掩地试探。

我一方面近乎贪婪地享受你对我的付出,一方面又对这样毫无承诺的关系发展本能地抗拒。我生怕进展太快,我怕一切不过是自己单方面的错觉。

我斤斤计较到,试图去验证你每一个微小承诺的实施进度。你说这样的我真像一只刺猬,对方越靠近,我的刺竖得越硬。你瞬间成了最懂我的人,没有之一。

毕业半年,在职场摸爬滚打了6个月的新人,听多了什么没人会理解并照顾到你的情绪,这是个利益交换的社会之类的职场定论。

于是我开始逼迫自己去啃冰冷却实用的职场生存法则,我似乎离曾经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越来越近了。我开始活得挣扎痛苦,我开始自我否定。

是你,不厌其烦地鼓励我,认可我,肯定我的所有。非要比喻的话,那个时候的你大概是上帝派来拯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我的专属天使。很俗但很贴切。

社会告诉我,人与人交往的本质是价值的相互交换,没有人愿意靠近一个负能量的人。

于是我几近变态般承受超负荷的心理压力,假装忍一下很快就会过去。

我开始自闭,不愿找任何人倾诉与索取情绪价值。

我渴望自愈,于是我越来越怕社交与出门,我试图逃离一切热闹嘈杂的空间,只愿意独自躲在卧室狭窄的一隅,停不住地胡思乱想与自我否定。

我不主动寻求任何人的帮助,我能做的仅有的发泄,只是放声大哭,我甚至想到终结生命......

我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死胡同,我怕极了被自己逼疯的自己,但我更怕成为别人的负担。

而你居然一点不怕,陷入如此畸形思想的我,你一直强调我是很正常的。

你说你要保护我,给予我足够的安全感。

“你这样的状态真的很糟糕,把公司地址发给我,我去接你。”

你近乎命令的口吻,而我是个比你倔一百分的姑娘啊,我不愿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毁于工作状态下我狼狈不堪的模样。

“这样,明天你请假,我们见一面。”

与其说请求不如说要求,通话终不能成为治愈我的最终方案。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年来丧尸题材的影视可谓层出不穷,一时成为了一种潮流,在这么多作品中,釜山行(又名尸速列车)可能是笔者看过的最好看...
    爱笑的恶魔之子阅读 489评论 0 0
  • 之前久闻王阳明先生的大名,也看过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阳明先生近乎传奇一样的描写,已经非常非常佩服,最近又...
    Justabookworm阅读 1,078评论 0 1
  • 王小哥的排骨汤面在镇上可是出了名的。一碗清汤面,普通通,碗里浮着几片碎葱叶,用筷子一搅,捞起几根面条一吸,这味...
    离洛殊阅读 36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