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前,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是文化百花齐放的盛期。各种文学函授班多如牛毛。
我大哥和二哥都是文学爱好者,也都参加了文学函授班。那时候没有手机,每期的材料都是邮寄到家里。
时间长了,家里函授材料也越来越多。那时候我刚上初中。受我哥哥他们的影响,我也喜欢上写作。有时间还会看看他们文学函授的材料。
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在老师的影响下,我每周都会写两、三篇日记。只不过坚持的时间并不长。
到了上初中,基本上每天都能写一点。所以上作文课时,大部分同学都是头疼,唯有我很放松,也有点喜欢上作文课。
虽然写的不算好,但是数量可是名列前一、二位。而且思路很清楚,有时还会被语文老师夸几句。
到了暑假,我们有十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聚在了一起,准备成立一个文学社。
我当时是班里的团支书,班委成员基本都是团员。我每周都要通知班级团员开会,并且给他们上团课,讲团章。
有时候班主任都说我管的有点多。不过同学们都听我的,有什么事都找我。同学们要成立文学社,自然要让我当社长兼主编。
十几个同学一起到我家来开会,先研究文学社的名字。大家七嘴八舌,想出了七、八个名字。最后让我来定一个。
没有一个名字能让我满意的,所以我又叫大家再开动脑筋,认真想一想,最好能想出符合我们初中生的名字。
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他很喜欢鲁迅先生《朝花夕拾》里面的文章。他认为"朝花夕拾″作为我们文学社的名子比较好。
我考虑了一下说,"夕拾″同我们初中生有点不搭,就叫"朝花文学社″,大家看看行不行?
十几位同学一致同意,认为"朝花″很符合我们初中生。名子定下之后,我就开始安排工作。
每位同学每月要交两篇文章,然后选出适量的文章。我们"朝花文学社″每月出一期手抄报。
我来编辑文章,先改文章,班长的字最好,由他来抄写。抄写之后再复印二十份。
我还找了喜欢刻字的张同学,请他刻一个"朝花″两个字的章。过了几天,他就把上面的那个"朝花″章交给了我。也没要钱,并说有事尽管找他。
看"朝花″印的样子,不象是他自己刻的,可能是他请人刻的。当时由于事情比较多,也没细问。
总而言之,要好好感谢一下张同学。而且他还不是我们文学社的人,所以更要好好感谢他的帮助。
在我们所有"朝花文学社″十几名同学一起努力下,第一期手抄报安时抄出来了。
班主任看了非常高兴,让我弄了一个大黑板。把手抄报放在中间,然后再把没选上的文章,再选出一些放在手抄报的周围。
大黑板被我安排的整整齐齐,满满的全是我们"朝花文学社″成员的作品。
大黑板一放到班级外面,就被同学们围个里三层外三层。其它班级的来看的同学也越来越多。
班主让我再吸收一些其它班爱好文学的同学。因为我们黑板和手抄报已经成了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
只要是下课,只要不是上课时间。黑板板前面,总是站满了同学。
我们"朝花文学社″最多的时候,人数达到五十多人。我看还有许多其它班级同学要加入,就同班主任提出限额流动制。
因为我们当时的班级只能做五十多人,我们"朝花文学社″集中搞活动时,人太多就不方便。所以我要把人数控制在五十左右。
我们"朝花文学社″的"朝花"报对全校开放一半。一半留给文学社成员,一半留给全校文学爱好者。
对于我们"朝花文学社″成员的文章也是择优录用,每人每次只选一篇。对于全校文学爱好者也是如此。
对于全校文学爱好者来讲,能有两次文章被选用的,就可以加入到我们文学社。
每月名额只有五名,多了等下个月,少了就按照少的数字收。同时从没有入选文章的社员中,选出相等数字的退社同学。
可以说,我们"朝花文学社″的成员,一直在流动中生存。文章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就是每到换人的时候,我总是有些难办。后来,我把没有入选文章的名单全部列出来。然后让全体社员投票,每人选一个。
得票最多的那几个被退社。如此一来,全体社员才感觉很公平。我的工作也变的顺利了许多。
我们"朝花文学社″是当时学校是火的社团。只到初三第一学期要结束时,才被学校给停了。
因为要考高中了,不能分心,所以才被学校给停了。
当时的文章有许多,可是现在却找不到一篇。只有"朝花″这个印章一直被我收藏了三十多年。
看到"朝花″印章,总是会让我想起"朝花文学社″时快乐而美好的写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