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关系到党和政府到人民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党建引领,让基层治理“硬”起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基层村(社区)承担着基层治理中的直接责任和压力,如何统筹兼顾好各项工作,如何将基层党建工作融入基层治理,是各地基层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大武口区朝阳街道东胜社区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重点,创新“红享乐居”治理品牌,延伸服务触角,打造集学习交流、协商议事、文体娱乐、文明实践、惠民服务等为一体的党群服务站,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让社会资源“聚”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大武口区人民路街道将驻地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资源统筹起来,打造“社区议事厅”“红色业委会”“党建睦邻小港湾”等议事协商平台,收集意见建议,共同协商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基层治理要依托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证。
坚持为民导向,让末梢治理“活”起来。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牢牢扭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洞察群众期盼,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从改善百姓的生活质量出发,向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发力,推动“重心下移”“减负增能”,以人民群众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来衡量基层治理实效,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程中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大国治理,要在中央,事在四方,根在基层。”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的民生工程,需要把准方向、转变思维、凝聚合力,推动多方主体协同共治、久久为功、优势互补,让基层治理的活水汩汩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