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急,慢慢来

在知识爆炸的时候,我们想学的知识太多了,所以现在出现了一年读一百本书的潮流,可真的是在看书吗?吸收到书中的内容?我们买书是为了看书吗?买了那么书仅仅只是为了囤书而已,甚至是把书当作枕头睡觉,再或者是看书没有目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这完全陷入了低勤奋陷阱,以为书读得越多,知道的知识就越多,那距离牛人的距离也就缩短了。

可真的是这样吗?书读得越来越多,追求数量不求质量,投入时间大,收益小,阅读效果低,所以不要急,慢慢来,先改变自己思考的系统思维,拥有着底层规律,其实每个行业是想通的,如果觉得隔行如隔行山,那是并没有发现临界知识,也就是底层最本质的规律。

在看一本书的时候功利性读书,其实功利这个词很好啊,做某一件事情有目的性,是想获得非常大的收获,而你不功利读书,你永远都不会主动去了解你正在看的这本书是讲那些内容,怎么讲每章内容串联起来,发现书中的高价值区,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这一过程的训练不是一下子能够学会的,需要多次训练才能熟能生巧。打通了自己的任通二脉,那些知识对你来说以及是很容易的,因为你已经学会了用临界知识来分析这些事情。

古典老师在《跃迁》书中提到的认知效率其实就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再提高技术效率。但很多人都是本末倒置的,报名学习如何做XECEL,PPT,想着快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够升职加薪。可连做这份表格是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做这份表格的原因都没有分析过就加入了学习表格的训练营,这样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没有收益的。

所以要有黄金思维圈来思考,反思自己。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how,what,why,但并不是每一件事情上都要用到这三个,有可能是用到两个。就好像《全新思维》只用了what、why,并没有用到how。

自己看完《全新思维》后一定要反思how怎么样,怎么在生活中运用这几个全新思维。可以把这些运用到什么地方,通过自问自答后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己。

而微信群里有个小伙伴说自己感觉自己啥事情都不想做,我很理解这种心情,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我以前要么是工作烦还是学习累,我也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啥也不想弄,如果自己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强迫自己去学习或是看一些烧脑的书籍,可以看一些比较清淡的书,例如我会看小说,头脑里完全是处于放松状态,把自己的焦虑完全稀放出来。

不要和比人相比,看到别人一夜成名,自己也跑去做来赚点钱,这完全是投资界的 投机者,跟风,没有自己的思考模型,最后回被人割了韭菜,亏了大钱了。很多大咖虽然不是从事相关大学专业的工作,而是进入了与本专业差了十万八千公里的行业,但一样可以玩得风生水起,人家早就知道底层规律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些底层规律呢?

要相信复利效应,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两年可能看不出一个人的改变,但能够做一件事情并坚持下去,你得到的收益是成倍增加的。所以不要着急,慢些走,把自己的根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经意眼间,你来到我们身边已经有365天。日历已经撕掉了满满的一本,欢乐也记载了满满的一年。马上你就要满周...
    寂寞江湖阅读 1,629评论 0 6
  • 春末夏初的清晨,太阳明晃晃的有些刺眼。道路两旁新栽的银杏树,嫩黄的叶子哗啦啦晃着。 上班路上,回味着昨晚跟老公的谈...
    小文不才阅读 1,001评论 1 0
  • “忙碌的生活,熏出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当快节奏成为一种主旋律,一切都变得浮躁。” 小时候,我是一个性子很慢的...
    谜砂小姐阅读 988评论 6 13
  • 这春日,似我想你的模样。深情又克制。 2月14日,对于我不只是情人节,更是相恋5周年,结婚一周年的日子...
    善音阅读 335评论 0 0
  • 梦太美好,我们都渴望,却也看不到,摸不着,远方太远,很难到达,却需要用一辈子去跋涉,相信你会发现梦的远方。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阅读 17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