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不淹兮,十七又一。成于十八者,才为人。始于十八者,寄于怀。立与十八者,方得志。
吉大之旅于十八,以梦为马。“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为了学业,为了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为了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去过不少名校,北大、清华、川大等。很多人,在我回来之后刻意问我。
“那些学校好不好啊”?
“特别好”。
“有没有信心能考上啊”?
“呃...”。
“到底有没有”?
“有吧...”。
我不知,怎么回答他们的刻意的问题;我同样不知,我的信心足够支撑我走到哪里。我,不知。
从小,就不喜欢待在北方,唯向往南方的自由。向往在南方的学府学习,提高自身。这次放假,白哥说:“有没有想去长春参观大学啊,我陪你们去”。有三个同学,很快报名了,还差一个名额。我在想,我一个要考南方学校的人,去看北方学校干什么?但碍于,我这循环,低落的情绪和学习状态,我去了。我,不甘。
我们第一天先去的,吉大考古学院、吉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吉大考古学院,里面的古物,是十三王,最喜欢的。我却欣赏不来。不大一会,我就迷迷糊糊的和他们出去了。我甚至已经忘记了,那时的所有对话。
吉大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我们到门口时,有人接我们,是白哥的好朋友。她是一位漂亮的研究生姐姐,今年要考博。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面色有些憔悴。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我感受到她极强的自信。她先带我们去参观,大学的教室,又去带我们参观,大学的食堂。在这个过程中,她一直用极富感染力的语气在激励我们。
“你想考哪个大学啊”。
“你必须自己多刷题,才能尽快提高成绩”。
“以后英语对于考研,考博,大学四六级考试等,都特别重要”。
“这里比你们学校的环境怎么样”
“我们学校很小,与吉大相比”。
“参观完了就要努力学习,我们学习,不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做自己么”?。
他在和别人打电话时说到“快要考试了,虽然英语单词背下来了,但是习题做的远远不够,专业课还没有过关”。
“你的政治背的怎么样了”?
她的话语让我震耳发聩,久久不能忘怀。她作为研究生的认真,让我自愧不如。
她的话,让我陌生却格外的耳熟。
去吉大的路上,我一直在想。
我为何,不知、不甘。
吉大之旅于十八,不负韶华。“曲曲池边路,春来少人行。含水芙蓉叶,春去气犹清”。我们到了,吉大。天很炎热,路也很长,也参观了好多的地方。汗也流淌,腿也酸痛,也放飞了心中的梦想。我终忘路之远近,只为我心中所向。
吉大,校区真大。吉大,风景甚好。吉大,学习氛围极其浓郁。来到这里,会有不想离去之感。这里有着,东北三省,最优质的学习环境。我们,一边走着,一边欣赏吉大的风土人情。一边走着,一边聆听吉大的辉煌历史。
我至今还记得,“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自然风光。我至今还记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学精神。我至今还记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言壮志。
“就算我这次没考上博士,我肯定会继续考”。
我终于知道了,我为何不知,为何不甘。我不知在于,我不自信,我能考上想考的大学。我不甘在于,我不想与他人同流合污,随波逐流。我及其向往自由,摆脱束缚。
“可是你要抹去锋芒,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啊”!
“可是你要不断成熟,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啊”!
“你要听我的话,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
“你快放弃你小时候的梦想吧,咱家没钱啊”!
“你能不能多学学别人家的孩子”?!
“我忙着工作,赚钱,没时间陪你”!
十八才显于矛盾,封闭自身。甘于平凡,只为了你。
“我要坚持我自己的个性,人是独立的个体”。
“我要坚信我所坚信的社会,符合我所认为的情怀”。
“我自己不去尝试,让我如何在社会中好好生活,考上大学”。
“我放弃我最初的梦想,你要我如何活着”。
“嗯,行”。
“嗯,谢谢,我习惯了”。
我终于活成了你所希望的样子,我也终于活成了我最讨厌的样子。皆大欢喜。我终于磨平我的棱角了,我终于放弃我最初的梦想了,我终于不需要你的陪伴了。我终于可以好好的生活了。
对不起,他们没有十八。
他们终辜负你的期望,也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十八岁的天空,应该是自由的。 十八岁的天空,应该是拼搏的。 十八岁的天空,应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十八岁了,不能给自己设界限了。十八岁了,不能偷偷回忆过去了。十八岁了,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了。
十八才显于自我,崇尚自由。忠于情怀,才为了我。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初心,依然。情怀,依旧。
我还是要,去。去,南方上学。我还是要。要,坚信自我。
我用冰冷的指尖,在我的手心里写下轻轻的依赖。
本就有意争“春”,何惧群芳“妒”本就有意再观“桃花源”,何怕,后遂无“问津者”。
心之所向的地方,应名为诗和远方。
愿你所到之处,遍地阳光;
愿你梦的远方,温暖为向。
岁不淹兮,十七又一。十八者,成于奋进;十八者,始于情怀;十八者,立于梦想。立于十八者,才得志。才称之为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