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草房子》很偶然,是在《朗读者》的一期节目中看到董卿与书作者曹文轩的谈话以及对曹文轩的介绍,同时有幸聆听了曹文轩朗读的《草房子》片段。两人的简短谈话中,曹文轩身上散发的一种成年人内心中不多见的童真情怀感染了我,我猜这一定是一位有趣的人,毕竟“国际安徒生奖中国作家第一人”不能是虚名。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作者的介绍吧。
说到《草房子》不得不提这本书的插画,作者同样来历不凡----索尼娅.达诺夫斯基 德国插画家、艺术家,特别关注如何通过绘画留住人类的记忆。其作品多次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展展出,并获得多项国际奖项。2015年,获得韩国南怡岛国际插画展金岛奖。书中每个小章节均附有索尼娅的插画,很灵动唯美,单看图片也是一种享受。为这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以围绕男孩儿桑桑童年生活故事为主线,为我们展现了油麻地人民生活的日常及琐碎。看似平常,实则饱有深情。虽是以儿童视角解读故事但体会依然深刻---生死离别、困境中的帮扶、孤独中的理解.....。如果你认为很久以前童年的故事很难打动现在的孩子,那引用作者篇尾《追随永恒》一文作解释:
“如何使今天的孩子感动?”这一命题的提出,等于先承认了一个前提:今天的孩子是一个一个的“现在”,他们不同于往日的孩子,是一个新形成的群体。在提出这一命题时我们是带了一种历史的庄严感与沉重感的。我们在咀嚼这一短语时,就觉得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群体,是忽然崛起的,是陌生的,是难以解读的,从而也是难以接近的。我们甚至感到了一种无奈,一种无法适应的焦虑。
但我对这一命题却表示怀疑。
作为一般的,或者说是作为一种日常性的说法,我认为这一命题可能是成立的。因为,有目共睹,今天的孩子其生存环境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所面对的的世界,已不再是我们从前所面临的世界;今天的孩子无论是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与“昨天的孩子”相比,都起了明显的变化。
然而,我们一旦将它看成是一个抽象的或者说具有哲学意味的命题提出时,我则认为它是不能成立的。我的观点很明确-----------今天的孩子与昨天的孩子,甚至是明天的孩子相比,都只能是一样的,而不会有什么根本性的不同。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欲望、基本情感 和基本行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处境,都一如从前;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对人的最底部的结构预设,因而是永恒的;我们所看到一切变化,实际上,都只不过是具体情状和具体方式的改变而已。
由此推论下来,孩子----这些未长大成人的人,首先一点依旧:他们是能够被感动的。其次:能感动他们的东西无非也还是那些东西-----------生死离别、游驻聚散、悲悯情怀、厄运中相扶、困境中的相助、孤独中的理解、冷漠中的脉脉温馨和 殷殷情爱......总而言之,自有文学以来,无论是抒情的浪漫主义还是写实主义,它们所用来做“感 动”文章的那些东西,依然有效------
“从前”也能感 动今世。我们早已逝去的苦难童年,一样能够感动我们的孩子,而并非一定要在写他们处在今天的孤独中,我们表示了同情时,才能感动他们。
再说,感动今世,未必就是给予简单的同情。我们并无足够的见识去判别今日孩子的处境的善恶与优劣。对那些自以为是知音、很随意地对今天的孩子的处境作是非判断、滥施同情而博一泡无谓的眼泪的做法,我一直不以为然。感 动他们的应该 是道义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智慧的力量和美的力量。而这一切是永生的。我们何不这样问一问:当那个曾使现在的孩子感 到痛苦、的某种具体处境明日不复存在了呢------肯定会消亡的--------你的作品又将如何?还能继续感动后世吗?
就作家而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一份独特的绝不会与他人雷同的生活在。只要你曾真诚地生活过,只要你又能真诚地写出来,总会感动人。你有你的生活---你最有权利动用的生活,正是与你命运、与你的爱恨相织一体的生活。动用这样的生活,是最科学的写作行为。你应该有你自已的方式----走近方式、介入方式、洞察和了悟的方式。我们唯一要记住的是,感 动人的那些东西是千古不变的,我们只不过是想看清楚它们是在什么新的方式下进行的罢了。
追随永恒------我们应当这样提醒自已。
2017年四月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