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在我的心里是一座山,一直都是仰视,也是我的榜样,一直给我力量。父亲是一个踏实的庄稼人,没有做过什么生意,只会老老实实掏苦力,流下的汗水换成我们兄弟四人衣食住行,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为了我们有住的地方,盖了好几次房子。
我小时候住的房子是用青色砖砌24墙。三间房子坐北朝南,青色的墙体,离地面的几块砖的高度都砌一层大概有几厘米后的水泥,也许有防潮的作用。东屋和西屋都有一个大大窗户,木头的边框呈现水洗的白色紧挨着墙体,大概四分之三的高度也有一个横的木头支撑,有十几根手指粗钢筋均衡立在木头中,支撑着整个墙体。从我记事起,那钢筋外面有一层厚厚的暗红色铁锈,用手用力握一下,转一下,然后手上有一层铁锈,木头上也会落下一层铁锈。上面有青色瓦,在西屋窗户的右上角有一个大大缺口,每到下雨的时候就会漏雨(听说是计划生育的时候,村官拿着竹竿捅下来的,我家还曾经让他们破门而入,直奔我们小小的粮仓挖我们的粮食,毫不讲理和土匪没有什么区别)。三间房子里面两个墙体是都是用厚厚的土混着麦秸粉刷的,有时候曾经扣过这些土,一口会掉下一块,被父母训斥几句,就没有再做过了。还有一间厨房在西屋旁边,还有一间是灶屋是红色18墙体,后面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烟囱,屋里面有一个三层地锅,一家六口人的饭都是在这个屋里做。每隔两天就会蒸一大锅馒头,而我小时候经常烧锅。这是我记事房子,听说盖好这个房子之后,房子前面是一个大坑,父亲就用驾车子(是一种平板车,车身下面有一个槽放车轮子,前面有两个从车身延长的把,车身前面会有一根绳子。用的时候,两个手抓住两个把,把绳子斜挎在肩膀上用力拉,不用的时候一般会把车身立在屋檐下,轮子放在屋里)一车一车拉土垫平的,因为拉土的地方有一个大的陡坡,父亲只能先装半车的土从下面拉上来,倒在路旁边。然后从下面再拉半车的土上来,把先前倒在路旁边半车土在装在车子上,然后再拉回家倒在坑里,就这样父亲白天挣工分,晚上拉土,一直拉了一个多月,每天晚上都拉到半夜之后,才把坑垫平。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家里又盖房子,这次是宅子的东边靠着马路上又盖四间房子,一个过道,三间门面房,租给别人做生意用。这次盖房子是父亲张罗着村里人帮忙盖的,这家帮几天,那家帮几天就这样一点点盖起来的。父母在这段时间起早贪黑的忙,给他们打下手,做饭,烧水等等。每天放学回来,都能看到他们疲惫的身影,送走一个个帮忙的乡亲,回来的时候感觉双脚非常重,一点点挪着回来,吃完饭歇着歇着就能睡着。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哥哥要结婚,家里的房子已经住了二十几年了,于是把家里的房子四间房子推倒重新盖,还要在另外一处宅子盖上两家房子,当是他们的房子。家里的房子也盖上几间,可以先住在老宅。父亲又开始盖房子。这次盖房子手里根本没有多少钱,但是结婚又不能不盖房子。于是父亲请了几个盖房子的师傅(农村有很多人都是在建筑工地上干过,所有找师傅还是比较容易),父亲这次比较累,又是力工又是后勤,有时候为了省点钱,能够白天多赶点进度,经常晚上会把砖头先放到墙边或者架子上一部分,需要用的工具要赶紧找,还有搅拌机等等,总共盖了7间房子,其中四间平房上面也起了半层,免得夏天屋里比较热。盖了这几间房子耗费父母很大的精力也借了很多钱,以后的好几年都在还债。
最近盖房子的我工作以后,大概12年还是13年。把靠着路的房子推掉盖上三层楼房,当时想的时候中间一层分成两户,一个是我大哥,一个是我三哥。第三层是我住,下面一层是门面房。这次盖房还好些,我们兄弟几个人都拿了钱,父母也出了一部分,总共花了将近30万,虽然包给别人,但是父母也操了不少心。现在我们家靠着路边是三层楼房,穿过楼房后面是我们老宅,一个小小院落,里面有四间平房和一个厨房,平常父母都是在后面房子做饭吃饭,然后坐在楼房下面乘凉,聊天。偶尔在平房和楼房中间有块狭小土地,会种上一些青菜,养几只鸡。
也许现在房子比家里都人都多,现在都是想着在城里买房子,在当时基本上都是在家里盖房子。那一栋栋房子里面含着父亲的多少心血和汗水,又包含着父母对我们多少的爱。也许他们的目光没有那么长远,但是想着父亲和农忙时种庄稼,收庄稼。闲暇的时候出去在建筑工地上打工供养着我们兄弟四人读书,只要能挣钱,不犯法就去干,不讲究吃穿。刚开始辛辛苦苦一年拿不到钱的,还有就是压你一部分钱,让你下一年继续去他们工地干活例子经常出现,总是看父母在借钱,还钱。那个时候你看到人情冷暖比书上写的都精彩!
父亲的爱在这些房子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没有给我别人更好的条件,但是他给我了他的所有。没有被生活压倒,父亲担子还没有卸下来,现在63岁的高龄还是出去打工,希望多挣点钱,再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开口向我们要过钱。主动给的都不要,即使要了也会存下来。房子是一个家,是一个挡风遮雨的地方,是温暖停歇的港湾,父亲就是家的天,这些房子的魂,用爱支撑着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