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过刘润老师的《底层逻辑》,在书中提到了人生的三层智慧,分别是选择、定力和博弈,选择属于第一层智慧,定力属于第二层智慧,博弈属于第三层智慧。看完这一章内容后,很有感触,感觉可以用来引导迷茫的人们,至少可以给到一些启示。
三层智慧具体指哪些内容?下面注意进行介绍。
第一层智慧:选择,大于盲目努力
古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的谚语,今有“选择大于努力”的提醒,其实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即选择是第一等重要的事情。选择,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有选择,二是敢于选择。有选择表示你现在追求的未必是唯一,比如金钱,金钱绝对不是唯一的目标,它只是努力和福报的表现形式之一,所以刘润老师建议在35岁之前一定不要把金钱当成唯一的目标,而是应该沉淀和提升自己;敢于选择就要求敢于放弃,做减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段时间内不可能都获得好的效果,因此必须放弃绝大部分欲望和目标,挑选长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作为奋斗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长久的努力。
第二层智慧:定力,坚持长期主义
投资大师巴菲特说: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长长的坡,当通过选择做出决定并确立目标以后,要想雪球越滚越大,就需要不断做功,很湿的雪表示有事可做,长长的坡就是需要坚持长期主义,相信复利的力量,在这个长长的坡上,会有很多机会,很多诱惑,但是应该咬住青山不放弃,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说“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不但是搞工程技术的人需要坐冷板凳,就是做市场和研发的人也需要冷板凳的精神,坚持一万小时定律,坚信时间的价值,只有经历过长期风吹雨打太阳晒的玫瑰,才会是最香最艳的花朵。
第三层智慧:博弈,实践出真知
刘润老师在书中提到博弈就需要“以牙还牙和一报还一报”,而博弈的核心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心态,二是策略。心态,主要是积极的心态,感恩的心态,我们应该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感恩谁呢?感谢那些在之前的工作和学习中帮过自己的人,无论你是员工还是老板,对于感恩还需要付诸行动,比如多分一点物质的奖励,多一些生活的关心;策略,其实就是需要以怨报怨,以德报德,简单来说就是需要一报还一报,要想做到知行合一,初心是良知,但是实现良知的途径不单单是直接做善事帮助好人,还包括打击坏人去间接帮助好人才行。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一个道理,为了自己选择的初心以及拥有坚持下去的定力,博弈是不可或缺的,要想升级,就必须学会和敢于打怪。
最后,回归到我们每个人身上,这三层智慧如何能够指导到我们呢?
其实,当看到这三层人生智慧的时候,笔者还想到了著名的黄金圈法则,黄金圈法则分别包括最内层的为什么Why、中间层的How和最外层的What,可以分别对应选择、定力和博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抽一个属于自己安静的时间和空间,放下手中的工作,然后在内心深处询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做什么选择,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实现长期的目标,需要定力,如何保持定力,方法有哪些;什么样的心态和策略才能够进行高效的博弈等。
举一个例子,笔者此时正在坚持写作的这件事情。首先,选择进行日更写作,为什么要写作呢?主要是基于输出倒逼输入的初心;其次,为了达成日更写作的目的,就需要不断输入,包括看书、聊天和观察,并且每天都要坚持写一篇文章,即使因为其他事情耽误打断了,也必须在后面开始写作的一天把之前遗漏的文章全部补上才行;最后,写文章,其实不但和自己博弈,还需要和读者博弈,那么就需要拥有开放的心态,欢迎和感激给自己进行评论的人,无论是好是坏,都要虚心接受并加以反思和改进,同时要与那些唱衰自己写作的人做斗争,多实践,多写作。
上面的例子是关于笔者对于写作的看法,其实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无论是参考人生三层智慧的分类进行努力,还是根据黄金圈法则进行思考,都可以促进我们学习和事业的进步。
加油吧,少年!加油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