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请家长们思考一下,孩子的问题到底有哪些呢?

有家长说:

孩子的身体疾病,情绪极端;

孩子不听话;

孩子经常遇到困难就哭;

孩子沉迷于网络,怎么说都不听;· 学习成绩差;

等等 等等……

事实上,这些都只是孩子的一些行为,是在父母的角度上,认为这些是孩子的问题。

那么,在孩子的角度上,又是怎样界定问题的呢?

1

周鼎文导师的最新力作《读懂孩子》一书就告诉我们,想要读懂孩子,首先就要知道孩子是怎么界定问题的。

有家长跟说我:我的孩子不认为自己有问题。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案例:

一位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做咨询,15岁的孩子1米8的大个头,一进来就一副不屑的表情。这是15岁的青春期男孩脸上经常会有的表情。

我问他:我猜你不是自愿来的,说说看是什么让你来到了这里。

孩子说:我妈说我有病,需要治。

要想有效的解决问题,就必须真正地读懂孩子。

父母怎么界定孩子的问题?

1,孩子出现了一些不符合我们主观意愿的一些言行;

2,孩子不听我们的话。

孩子如何界定问题?

1,孩子是否认为自己没有做到符合父母主观意愿的言行,自己就是有问题呢?

2,孩子是否认为自己不听父母的话,自己就是有问题的呢?

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小时候,或者现在和父母的相处,你是否认为你做出一些不符合你父母主观意愿的行为,就是有问题的?你不听父母的话,就是有问题的?

作为孩子,我们的回答是:不听话,并不能就说明我们有问题。 再说了,父母的话,都是对的吗?我们为什么要顺着父母的意愿去做事情?

这就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2

父母和孩子认定问题的标准是不同的。

如果孩子和父母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一个认为自己是对的人,是不会去改变自己的;一个认为他人不对的人,他一定会去努力地改变他人。

所以当父母的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而孩子也会认为自己是对的,父母是错的。

这个时候,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努力去改变别人,而不是改变自己,这就是很多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要找到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认同的一个判定标准,那就是:

在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在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在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里说的谁有问题,不是说谁做错了,而是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谁开始。谁拥有问题,是问题归属的问题。父母有问题,那么问题就归属于父母;孩子有问题,那么问题归属于孩子。问题归属于谁,那么解决问题就先从谁切入。

父母和孩子之间,父母身体生病,那么父母就应该去医院看病;如果我们把痛苦归于心病,父母痛苦,那么父母应该去看医生,而不是孩子去看医生。

如果父母在关系中不舒服,那么首先要反观自己的情绪,自己的不舒服。孩子也一样。如果双方都不舒服,那么就各自反观自己的不舒服。因为舒服的一方是不会感到自己有问题的。

比如,到了该写作业的时间,孩子还在看电视,他很开心,孩子并没有觉得自己有问题,但是妈妈还没有整理好自己情绪的时候,看到这一幕就非常生气,认为孩子有问题,带着自己的情绪指责孩子,孩子的问题就一直没有解决。

再比如,丈夫在舒舒服服地抽烟,俗话说得好“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感觉很舒服。但是妻子看到后,认为抽烟是不好的,气急败坏,带着所有的坏情绪大闹一场。这样,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丈夫也不会因为妻子的大吵大闹而戒烟。

所以我们就要有一个共同的、符合事实的、正确客观的标准:

在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在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在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重要的事情再说三遍……

3

这也像我们在《读懂孩子》这本书中看到的很多案例一样,为什么那么多父母带着孩子来到系统排列的课上,通过学习会发现,当父母关系、家庭关系、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发生变化后,孩子的行为问题就消失了。

这往往是我们的问题归属出了问题。当父母带着一种坏的情绪要求孩子改变的时候,孩子越不会改变;父母越觉得自己对,孩子错的时候,就越不会耐心地去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而是直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指令。但是孩子往往会叛逆,反其道而行之,和父母变得疏离……等等。

所以父母要学会读懂问题的归属,读懂孩子。

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这个界定问题的方式,是朝向问题解决的。如果父母学会了这一点,有情绪的时候,只要问题的朝向是自己,学会先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就会更容易去倾听孩子,那么这个问题就更容易得到解决。

为什么父母读不懂孩子呢?因为父母会在孩子不完全理解什么是对错时,就把对错强加给孩子。

在很多父母的认知里,孩子改变了就好啦,我就不痛苦了,并没有想要知道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个问题。

如果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做错了,父母能够平静地表达什么是对错,为什么对错时,孩子会更愿意听从这个指令。这样会更好地支持到孩子,更朝向问题的解决。

智者说:不聪明的人,总是试图用同一种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

罗杰斯说:孩子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父母有条件的爱。

心形动态分割线

所以当各位父母遇见亲子问题的时候,不防用今天的方法:

亲子关系中,谁痛苦,谁拥有问题。

先朝向问题的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心形动态分割线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好,欢迎来到“国医盛晏”!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大话国医——六大医术”。祖国医学,经历了医巫斗争的阶段后,随着巫...
    扶正健康产业集团阅读 3,479评论 0 1
  • 锦溪的美丽 是一种情怀 摇曳在倒影里 绰约在岁月中 我在这里 你,会来吗?
    土豆妈咪阅读 378评论 2 2
  • 注定了这是一个孤独的长夜,张杰躺在病房里头痛欲裂。刘洋坐在床上,一张张的翻看着张杰的手机里保存的照片,这些照片记录...
    樵砥阅读 338评论 0 0
  • 很多家长白天出去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去陪伴兔兔,特别希望给它们找一个伴儿,相互之间可以嬉戏玩耍,不那么寂寞孤单!但很...
    好睐鼠阅读 15,22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