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署名文章《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文章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干事创业,人才为本。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推进伟大事业,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育人犹如种树,党组织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既要精心“种”,也要精心“管”,“培土壅根”、“施肥浇水”、“修枝剪叶”,注重小事小节,方能促其成长成才。
在深耕“培土壅根”中厚植“扎根”的定力。“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正所谓,养得深根,才能枝繁叶茂;守住平凡,才能铸就辉煌。培养高素质干部群体,要栽好栽实“根”,厚植理想信念的土壤,坚定其对党忠诚、为国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信仰,筑牢无惧风雨、不畏风险,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坚定意志。党员干部成长成才要反复在一个岗位上多下真功夫、学真本领、出真成绩,决不能急于求成搞“拔苗助长”。新时代新征程的全新土壤对我们的政治、思想、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转变思维,深植沃土,才能在新天地中站稳脚跟,成就作为。只有在培植定“根”中保持住“扎根”的定力,才能在风霜雨雪的洗礼下,保持“直干”生长,做到“不歪、不倒”。
在勤于“施肥浇水”中补全“成长”的营养。栽不实则亡,树栽不实则枯,苗期成长阶段,需要施肥浇水,科学精准,精心浇灌,及时补充营养,为其成长蓄电赋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改进人才培养机制,‘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避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顺木之天”符合干部成长规律、适应改革发展大局,因此在“打营养剂”的过程中,需注重因才施策,精准滴灌,掌握好时度效,提高浇水施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不同工作岗位和职责需求,分层级分领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开拓视野、增长技能、提升本领。在浇灌中树牢“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导向,既要补足理论知识的“思想钙”,还要补足道德修养的“营养液”。
在精细“修枝剪叶”中修炼“正行”的品格。在树木成才的过程中会长出很多“枝杈”,它们会不断吸收根部的营养,侵蚀树干则久病成疾,因此常修枝剪叶防虫非常必要。党员干部的成长中也会因自身和外部的影响产生不必要的“节枝”,如不加以及时打药修枝,就难以长成栋梁之才。党组织要常对党员干部做“体检”,紧盯年轻干部的工作职责、岗位性质和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经常性地进行谈心谈话,主动了解思想动态,发现问题所在,打扫思想灰尘、祛除不良习气、纠正错误言行,修正干部为官行为,当好清除害虫的“啄木鸟”,引导其步入工作与生活正轨,防止沾染不良习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阿依达娜·木哈买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