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任务,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和重大的现实意义。要有为国“育才造士”的使命担当,统筹“选育管用”全链条各环节, 不拘一格选好用准优秀年轻干部,让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
基层一线“比选”。基层是人才成长的“沃土”。要坚持“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理念,打开视野、不拘一格,广开进贤之路,将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符合条件的年轻党员干部、非党干部全部纳入选拔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来源渠道。推进干部常态化考察,将经过基层历练、艰苦地方磨炼、吃劲岗位锻炼、工作业绩突出、口碑形象优的“好苗子”识别出来,大胆选拔重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考察、识别、遴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85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把人才储备资源库充实做优。
打牢基础“培养”。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要将重点培养对象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搭建培训、实践锻炼等培养平台,强化政治训练和专业化培训。依托党校、干部学院等阵地,突出政治标准,注重政治品德养成,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对重点培养对象实行结对“传帮带”,逐人落实培养措施,对培养成效适时进行跟踪调度。建立年轻干部培养成长档案,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可追溯、可倒查纪实管理,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
从严教育“管护”。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等于放弃监督。要在选拔、培育、管理、使用全链条各环节,建立健全“严”字当头的体制机制,让年轻干部自始至终置于党组织监督管理之中。要有针对性建立健全年轻干部定期分析、谈心谈话、动态调整等常态化制度,从严教育引导年轻干部端正心态、摆正位置、努力工作、担当作为,对年轻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在日常、严在经常,适时“修枝剪叶”。同时,要积极营造“鼓励改革创新、宽容失败失误”的干事创业正向环境,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年轻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