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是个传奇人物,出身行伍、只有小学文化的他靠着的不懈努力,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顶尖学府的教授。
并且这个总自称为“乡下人”的文弱男人,用执着的情书轰炸,追得了大美女张兆和,被传为美谈。
能够娶张兆和为妻,沈从文的幸福难以言表,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乡下人喝上了甜酒。张兆和出身安徽富商家庭,天生丽质、楚楚动人,青春气息与典雅气质相交融,是当时中国公学公认的校花。
才子配才女,看起来珠联璧合、天造地设,然后两人婚后的生活却不是童话里的美满,张兆和更是始终有一些貌合神离。
让沈从文扬名海外的作品当属那部《边城》,里面充满了爱与美,但却是一出爱情悲剧,并且这部书写于沈从文新婚之际。想想新婚燕尔,鸳鸯合、鱼水欢,沈从文为什么会把美丽的故事写成悲剧呢?
后来沈从文曾含蓄地承认:《边城》是他在现实中受到婚外感情引诱而又逃避的结果。并说《边城》是将自己“某种受压抑的梦写在纸上”,由此看来,在他和张兆和看似幸福的生活下,隐藏着裂痕。
当时,日军侵华,为了躲避战火,沈从文和朋友辗转去了云南昆明,张兆和作为妻子并未随行,虽然张兆和解释不去团聚的原因是孩子需要照顾,怕拖累沈从文,但越是兵荒马乱的时候,一家人理应在一起才对。
而且在分隔两地的日子里,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了很多饱含思念的信,但张兆和却很少回信。
后来张兆和带孩子去云南和沈从文相聚,但并没有把家安在沈从文任教的西南联大附近,而是安在了呈贡,沈从文只好每逢周末要被“小火车拖着晃一个钟头,再跨上一匹秀气的云南小马颠十里,才到呈贡南门”。
对此,沈从文曾气愤地抱怨:“你爱我,与其说爱我为人,还不如说爱我写信”。沈从文感性多情,而张兆和却理性务实,再浓烈的爱情也得回归平凡的婚姻。
张兆和给沈从文的信通常谈的都是柴米油盐之事,后来,甚至不喜欢沈从文作家式的絮絮叨叨:“来信说那种废话,什么自由不自由的,我不爱听,以后不许你讲,再写那样的话我就不回信了”。
即便晚年时候,沈从文痴迷古董与古代服饰的研究,不惜花大价钱收藏,张兆和很不理解,二人经常闹不愉快。
不可否认,沈从文一生都深爱着张兆和,有一段时间因为灵魂上的孤独和无助,沈从文喜欢上了一位叫高青子的女诗人,她也喜欢沈从文,还模仿沈从文小说人物的穿着来和沈从文见面,并且写了一篇叫《紫》的文章,映射自己和沈从文的故事。
后来高青子被沈从文介绍到西南联大图书馆工作,二人见面更加频繁,但沈从文并不快乐,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他始终深爱着张兆和,但高青子却是理想中的红颜知己,犹豫不决之际,沈从文还写信向林徽因倾诉。
林徽因说他这是“横溢的情感”,让他去找金岳霖,因为金岳霖“能了解又极客观极了解人性”,沈从文找没找金岳霖无从知晓,但后来他做出了选择。
他向张兆和坦白自己对一位女作家的关心和爱慕,还创作了小说《主妇》,纪念他和张兆和结婚十三年,里面表达了对张兆和的歉意,他说:“她(高青子)走了后,云南就只有云可以看了,不过,那失去十年的理性,才又回到我的身边”。
可以说,沈从文是可爱善良的,他敢于承认,并且始终保持着“发乎情、止乎礼”的传统美德,用理智战胜了心魔,因为他知道自己最爱的还是张兆和。
而且他对张兆和那炽烈且持久的感情,是永不消散的乐章,青丝成白发也未曾改起爱。晚年他被下放干校,对着二姐张允和从口袋里拿出一封皱皱巴巴的信,深情地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年近七十的他哭得像个孩子。
对于沈从文如此的爱,张兆和晚年曾写道:“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觉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话语里充满了愧疚。
在《从文家书》的后记里,张兆和这样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些了解,但是真正懂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选编他的遗稿的现在”。
并且张兆和特别写道:“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他不是完人,却是个稀有的善良的人”。其中的遗憾和歉意让人感慨。
有时候,我们总爱对最关心自己的人发脾气,总爱欺负那些对自己好的人,总是忽略那些最思念自己的人的情感,等到明白过来的时候,发现已物是人非。
其实在爱情和婚姻里,无论浓烈还是平淡,都没有对与错,也许最好的样子,就是选择一个愿意与自己一起把爱情酿成陈年美酒的人,两人相扶相携、福祸共担,然后发酵出最好的婚姻。
不要辜负那个“只爱过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人生不易,愿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