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不止一个人告诉我:你得了抑郁症!
作为当事人,我竟不知道自己病了。“你的抑郁症好了没?”面对这种关心,有些哭笑不得。吃惊之余也很认真地反思了自己,一条条翻看了自己的朋友圈,将那些潜藏着自己“得病”的状态删掉或是设为私密。其实,真相真的很简单,我只是偶尔心情不好,还有,偏爱独处。仅此而已。
从小养成的性情,并不是轻易可以改变的,多愁善感再加上不擅交际,还有重要的一点,即使被人误解也习惯不解释,才使得误会满天飞,甚至有些失控。
电视剧里修仙问道的人需要通过闭关来提高法力,治愈伤痛,独处之于我就是闭关一样的存在。我需要治愈自己,更需要使自己沉静下来。每个人排遣压力跟情绪的方式不同,而我只想一个人待着。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里边提到有些下班回家的男人,就算车开到了楼下,也并不会着急下车,而是在车里听听音乐,吸根烟,哪怕什么也不做,就那样静静地坐着。因为一旦走出车门,他的身份就马上回归到丈夫,父亲,儿子,一个家的支柱。此时的男人,不需要歇斯底里,不需要酩酊大醉,甚至不需要倾诉,只要短暂的安静,只要一根烟。
其实不光男人,这个年代人都一样,都有自己的压力跟身不由己。为了生计,我们要忍受或许并不那么喜欢的工作;为了维护人际关系,就算被诋毁,也要笑着选择原谅。虽然很多事都可以忍,却只有独处的自由不允许任何人侵犯。
喜欢一个人关上门来,哪怕只是默默地擦擦地,哪怕就那样一言不发,抱着双膝在地上呆坐一整个下午,哪怕只是草草地读一本书。一个人的时光,虽无波澜却很幸福。当很多人质疑我说的:一个人的时候很幸福,是说谎的时候,我也会忍不住惊诧:你竟然不懂得享受独处,好奇怪。我们都是彼此眼中的异类,不过是你喜欢平坦大道,而我恰好偏爱另辟蹊径罢了。
喜欢用默不作声来迎接每个清晨,带着满身起床气洗漱完毕,回到房间听一两篇有声阅读,偶尔动下脑,顺便让自己清醒。从起床到上班打卡这段时间内,习惯了面无表情,一言不发。此时的自己有点像那个不愿意下车的男人,一旦脸上的表情活起来,嘴里的话多起来,也就意味着自己稳稳地站到了公司职员的位置,而不再单纯是自己了。大家时常都觉得我吵闹,偶尔安静反而不正常,其实那个沉默的我才更真切。
下班路上又是同样的沉默,戴上耳机,双手揣兜,暂时拒绝外界的喧嚣。同路的小姑娘恰恰与我相反,偏偏喜欢下班路上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一般都是敷衍地笑笑,或者点头说“嗯”,她清楚我的习惯,常常会补充一句:没事,你走你的路,我说我的话,要是不对着你说,别人会以为我自言自语很奇怪。
不一样不代表病态,如果非要说抑郁曾来过,那么,也只是短暂一瞬。我很好,此时,此地,此身。
最后用两句歌词作为结束:“偶尔我难受的时候就走进南面的窗户,看看世界给我是晴朗还是雾。喜欢独处并不等于蓄意陷溺在孤独,我相信当无其他人救赎,人能格外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