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老班,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比如班级制定的规章制度,有个别家长会代替孩子申请适当“不遵守”,或者学生违纪了,家长会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让老班无从教育。
此实乃一种“溺爱”之举,其表象看似温馨和煦,然于深处却极有可能给孩子带来深远的戕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父母应该警惕的几种溺爱行为,以及如何正确地爱孩子。
事事代劳,剥夺孩子成长空间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想自己整理书包和作业,父母觉得孩子太慢,直接动手包办,或者不要孩子进行任何家务等,这表面上是对孩子的照顾,实际上却在一点点剥夺孩子成长的空间。因此,有的孩子甚至到了初中,还不会自己收拾课桌,东西丢得到处都是,起码的生活用品都不会合理摆放。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需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尝试和各种各样的实践来学习生活中必须的新技能,并培养自己的独立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三观。如果父母总是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孩子就没有机会去锻炼自己,久而久之,他们会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当他们面对突然出现的状况,往往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处理。
作为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这不可否认,但我们更应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学会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慢慢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教育。刚开始可能孩子做得不够好,但我们要给予他们鼓励和耐心,让他们在不断尝试中进步,还能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责任感。
孩子有所求便一应俱全,这极易助长他们的贪婪欲望。
随着物质条件的日益优渥,当下诸多父母皆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至善至美的生活。孩子有所求,父母便会绞尽脑汁地满足,不论是玩具、零食,还是各类电子产品。这种有求必应之举,实则易于滋长孩子的贪婪欲念。
一方面,孩子慢慢会认为自己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从而不懂得珍惜和感恩。而且,他们可能会逐渐变得自私,凡事只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顾及家庭情况和他人感受。另外,这种轻而易举的过度满足也容易让孩子失去努力奋斗的动力,学习上没有太多内驱力。
对于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我们父母可以给予支持,但对于一些不必要的要求,父母要学会果断地拒绝。同时,我们要教育孩子懂得珍惜,不要滋生孩子的无理取闹,让他们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无限宽容,忽视品德教育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犯错,只要改正就好,只是怕孩子犯错后,父母总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接口而无限宽容,甚至主动为孩子找借口开脱。比如,孩子打人了,父母会说 “他只是闹着玩,不是故意的”。父母的这种态度,看似是出于对孩子的关爱,实际上是忽视了品德教育,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明确是非对错的标准,才能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若父母总是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加纠正,孩子便会愈发肆意妄为,进而逐步形成不良品德与行为模式。长大后,他们可能会因为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而在社会上处处碰壁。
比如,有的孩子从小就喜欢欺负同学,但父母一直没有重视,觉得孩子只是调皮。结果,孩子进入初中后就变得霸道蛮横,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在乎他人感受,甚至霸凌他人。
懂教育的父母在孩子犯错时,不管孩子多小,都会及时给予批评教育,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不会相信孩子做出的虚假承诺。
过度注重物质奖励,易使学习动力产生偏差。
很多父母为了激励孩子学习动力或者因为孩子表现良好,会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比如买点零食或者多给点零花钱等。这种奖励值得肯定,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但父母不要过度依赖这种方式,这会让孩子的学习出发点变得不太正确。
孩子或许会单纯地将学习与劳动视为获取物质奖励的途径,而非对知识和技能的切实追求。而且,这种以物质为导向的教育方式,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
比如,有的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奖励,会在考试中作弊;有的孩子做家务只是为了拿到零花钱,而不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
父母当着力挖掘孩子健康的内在学习动力与兴趣。对于孩子的良好表现,我们可以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肯定,如真挚诚恳的表扬、温暖的拥抱等,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可以获得足够的情绪价值的。也让孩子明白,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情绪上的满足,物质只是其中一个手段而已。
作为父母,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这些溺爱行为,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孩子。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在困难中坚强,成为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