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女人的生活败在这两个字上?
文|木槿
01
我妈这人特别爱唠叨,她总觉着一件事情跟你多说几遍你就能记得更清楚,在生活中她也一直贯彻着重要的事情说N遍的主张。
但是,几十年过来了,她唠叨我爸的事情我爸没改,她唠叨我的事情我也一点都没变,她也能意识到这个问题,但还是不会认为自己做的不对,只会认为自己唠叨的力度不够,然后抱着拯救我俩的心一如既往下去。
唠叨或许能缓和你对别人不满的情绪,但是一直持续高强度的唠叨,只会让人想逃之夭夭。
02
唠叨是一种单方面的情绪发泄,算不上沟通,更算不上有效沟通。
有的时候,你以为你只不过嘟噜了几句,却不想拉炸了地雷。
有的时候,我以为你只不过嘟噜几句就算了,却没想到这事有始无终。
其实说来并非大事,我爸这人比较粗枝大叶,东西都是随手放,我妈则比较细,她看不惯杂乱无章,必须一口气收拾完,要不她心里堵得慌,所以,每次她一边收拾一边省不了要数落我爸。
一次两次,好,我以后注意;三次四次,哎,我忍忍就过去了;第N次,我爸发飙了。
“多大点事,天天说,你也不嫌烦。改什么改,我就这样。”我妈的那些话像是最后的一根稻草,虽分量不大,但日子久了,生生的让人生出厌烦来。
我试着去劝说,我爸的苦水像是找到了可以倾倒的地方,一股脑全出来了。
“我知道自己这个习惯碍你妈眼了,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的,再说我已经比以前好很多了,她都看不见。”看到我点头,我爸又自顾自的说起来“天天唠叨我,我真的觉着无所谓了,刚开始有的一点歉意全都被她说没了。有时候就想离她远点,耳不听心不烦。看着她嫌弃人的那样子,我也心情烦躁。”
然后,只要朋友有约,我爸又不喜在家呆着,就会去,频繁晚回家的后果是新一轮的争吵、然后冷战。
03
我能认识到别人的问题,但真的不代表在这件事情上我可以做的很好。
初入婚姻中,我也会犯唠叨病。
老公花钱大手大脚,我则是精打细算。当时买了房子,离父母家比较远,想着双方不方便照顾,盘算着几年都不会过去住,就和老公商量着简装一下租出去,但他是个拖延症,从拿到房子我就不停的说,他也答应了,但总是没个动静。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着急啊。就想着在网上买装修的东西,然后问他每个房间大概多大,他说不知道,我就让他估计下,当时的我很生气,一定要他给我个数字,一定要把东西定下来,我才能松口气的样子。估计之前唠叨的次数太多,这一次他也不淡定了。
我不喜欢争吵,也意识到争吵解决不了问题,便压着怒气说:“我回屋呆会,等状态好点了,我们再说这个事情。”
回屋后我问自己,装修的事情真的急到今天就要去做的地步了吗?如果给我们一段的时间来沟通这件事情,然后买需要的装修材料可以吗?为什么老公一直没动静,是有其他想法吗?我为什么每次都火急火燎的催他,但不问问他为什么?
想明白这些问题之后,我开始试着心平气和的和老公沟通,他说:“我也想早点装修好,但是离咱住的地方这么远,装修的事情又这么杂,一想到要三天两头的往那跑,我就泄气了,事情太多,就都不想干了。再说最近单位事情多,我根本没这么多时间。”
这个我也清楚,便试着问:“咱直接找一家东西比较齐全的,一次性尽量买齐,然后定个时间,集中弄,如果实在不行,咱把钥匙给老板,让老板给安排,反正住进去也是要换锁的。”
老公一听,觉着也是有道理的,便点头,我接着说:“你平时忙,要不这周末,咱俩都休息,去装饰城逛逛吧?有合适的就定,不一定一次弄齐,但有进度总是好的。”
04
大家都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但真的很难做到,有分歧和争执的时候,本能的会想让自己的声音更高,固执的想让别人让步。
在这里我并不想让谁让步,因为大家都觉着自己是有道理的,但你可以缓和住自己的情绪,不要总是唠叨,唠叨跟念紧箍咒似的,谁都不会喜欢,纵使你本意再好。所以,试着换一种更能让别人接受的表达方式。
大部分的人都是吃软不吃硬的,尤其是男人,所以,你女汉子似的拼命唠叨是比不上别人四两拨千斤的柔声细语的。
你问我:“唠叨有用吗?”
我回复你:“当然有用。”
你说:“有啥用啊?”
我回:“全TM是副作用、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