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几篇关于育儿方面的文章,其中的几个观点倒是引起了我的许多思考。我们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想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毫无保留地给予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按照自己设计的路线不断前行,在我们眼中,他们是一件永远不会完工的艺术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似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的付出。就在雕琢的过程中,我们确真把他们当做了一件没有思想,甚至是没有感情的艺术品。而这恰恰是最大的失败。
孩子的世界其实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他们的人生才刚刚站在起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人生的方向与轨迹,然而当他们站在人生起点左顾右盼的时候,我们确不假思索地按照自己的想法为他们选择了一个自认为最好的方向。我们得到的是些许的安心和满足,而孩子失去的确是剩下的一万种可能,他们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残缺。
记得当儿子3岁时我曾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你长大了以后想干什么呀?”儿子仰着个小脸天真地说:“我想当冰淇淋店老板。”他的回答显然与我内心的期待格格不入,些许不悦不由自主地表现在脸上,这个话题当然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脸上充满稚气的小家伙,可以说凝聚了我和妻子全部的心血,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我和妻子的世界似乎已经开始失去自我的空间与追求,所有的一切都在围绕着儿子这个中心旋转。而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与培养却只换回儿子一个冰淇淋店老板的未来,这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这种自私的想法就像是一块遮在眼前的薄纱,自己所期待的目标模模糊糊,若隐若现,却总也看不清楚,越是看不清,我们就越执着,执着之中忽略的恰恰是孩子的内心。
如果我可以穿越时空,再次回到问问题的那个时间点,当听到他的回答后,我要做的绝不是失望,而是告诉他如何才能当好一个冰淇淋店老板,如果条件允许,我甚至会带他去卖一次冰淇淋。相信这样的一次体验,才会让孩子真正去体会生活的不同滋味,才能去领略人生的千种风情。
其实我们每一位当父母的又何尝不是从孩子的角色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们不妨去回忆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一下自己已经走完的人生。我想大多数人在回忆之后都会和我发现同样的问题,现在的自己与曾经父母的期许相差甚远,甚至可以说毫不沾边。曾经的牺牲与努力看起来显得都是那么的徒劳。从记事起,我们懵懂的世界就已经不属于自己,那段回不去的青葱岁月也是遗憾满地,我们甚至顾不上去品味一下青春的滋味,甚至没有去勾勒属于自己的青春画卷。那时候,父母更像是决定人生的一个关卡,所有的事情都要经过这个关卡的审核。那时候,自己的内心就对父母上了一把锁,决不让内心的丁点想法流露。
转眼间,我们已为人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扮演了当年父母的那个角色,在亲手为孩子的内心锁上一把打不开的锁。我们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朋友,陪着他们认识这个新奇的世界,教会他们表达自己的内心,只不过对他们来说我们这个朋友太过自私,在做决定的时候从来没有问过他们内心的想法。只不过我们这个朋友只会告诉他们该干什么,能干什么,却从来没有问过他们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