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第一声鸡啼之后,振实家先开门炸开鞭炮,很快下塆村和对面谢家村的鞭炮声也噼哩呯啦地连成一片响了起来。
年初一的拂晓——过年的时刻已经来临。
这时候,春子听到吱呀一声门响,父亲和母亲在宅院大门口说话。
新的一年从此开始。春子期待着自家的鞭炮赶快响起来,睡在对面的云子已经迫不及待爬起床来。
“电筒呢?我的电筒呢?”
他慌手慌脚地穿衣服同时,也急急忙忙地找自己的手电筒。
“你拿上来了吧?”春子问。
“我明明放在床头嘛,怎会不见呢?你拿了吧?”
“我又不捡鞭炮,拿电筒干什么?你看看床下。”
云子听哥哥的话,果然在床下找到手电筒。
大概云子慌手慌脚地拿衣服穿时,电筒滚落到床㡳下去了。
云子穿上新衣服,把口袋里的压岁钱掏出来看:今年母亲给的是二块。
“知道吗?不要去踩人家的鞭炮。今天过年,不要让人骂了。”春子告诫弟弟说。
一些顽皮的孩子,会早早地躲在人家门口,待主人提着点燃的鞭炮丢在门口,会跑上去用脚扑扑地踩灭正在炸开的鞭炮,以捡到更多的鞭炮子甚至一大串还没来得及炸开的鞭仗。
“我不会。坚决不会。”云子向哥哥保证。
“等人家全炸完了,才去捡。说不定人家还会给你一挂哩。”
春子还是以兄长的口吻嘱咐云子,也在喜庆的节日里说一句让弟弟高兴的话。
瑞气喜人的第一天开启家门高高兴兴的时候,也有一些家境好一点的人家,会准备几挂小鞭炮给前来家门口捡鞭炮的小孩子。
这些逗小孩子喜欢的小挂鞭炮,去人家家里拜年时侯主人也会当作小礼物赠送,而且花色多样。
供销社柜台里也专门有这些花色多样的小挂鞭炮卖:一元钱一挂,年初一这一天,销量特别好,得排队买。
这种花色多样的鞭炮,还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响光炮。
它炸开时,声音干脆光亮通透。
“爸爸怎么还不放呢?”云子穿戴完毕,拿着电筒,等在门口,焦燥不安。
听到父亲咳了两声,终于自家过年的鞭炮响了起来。是从厨房经过客堂,穿过池台,再绕过庭院,一直噼哩啪啦地响到院宅大门外面的。
春子对自家新年开门的鞭炮行走的路线了如指掌,也牢记在心。
紧接着听到祖父的门吱呀一声打开了,绣楼上秋华雨秀屋子的门也打开了。一会儿绣楼传来有节奏清脆咚咚下楼的脚步声,春子知道是雨秀下了楼。
云子箭一般的冲了出去,把门敝开着。
鸡啼打鸣放开门鞭炮后,所有有人居的屋门都得启开,以迎接新年的光阴进入屋子里来。
开启的房门直至晚上睡前才能关闭。这是冬塘当地一直沿袭下来的古老习俗。
一会儿听到好几个孩子们吱吱喳喳的说话声,原来是下塆村的祥子乃子他们四五个小孩寻过来了。他们满怀期待地在春子家门前寻了一阵。每捡到一个鞭炮子,孩子们都会兴奋地叫一声。
周瑞年给每个小孩子一小挂鞭炮,作为新年礼物。孩子们得到春子家的鞭炮后,他们相约去谢家塆。
72)
大人小孩一个一个起来,大家悄无声息,因为先怕在父母的面前说错什么忌讳的话让父母不高兴。
洗漱完毕后,母亲和胡老师打开碗柜把糕点瓜果拿了出来,秋华雨秀从厨房用一个大盘子把堆得满满的糍粑放在桌子正中央。
周瑞年来到禾坪上村口,极目远眺,浑蒙蒙的山色和山庄还沉睡在夜幕中。在村口,幼年期他先是送走了自己俩个年轻的兄长,成年后送走了逃亡在外面远走他乡的大伯和堂兄。现在把堂兄俩个儿子安排工作,走出了自己的村子。
自己的大儿子林子也不会再回来村里,日渐长大的春子在祖父悉心调教下,走出山村,也指日可待。
周瑞年心里很清楚:城乡差别太大。象自己一家吃着商品粮住在乡村老宅有些不合时宜。他要牵挂的事太多。
“要过年,找周瑞年;要吃粮,来冬塘”,这句在冬塘广为流传的民谣让人们口语相诵,作为抓农业生产多年的农村工作优秀书记,年节一到,一年的农村农业工作就要全面展开。现在刚刚上任区委书记的周瑞年,十几万人口的温饱,是他竭尽心力要思考谋划的问题。
他并未因新年的到来感到一丝欣喜。
频频持续迎接新年的鞭炮声,在年初的山林中迥响,荡涤着节日快乐祥和的气氛。
远远近近的村庄家家户户都亮着通明的灯火。
准确地说,现在还是拂晓时分的夜晚,由于是辞旧迎新的时刻,每户人家都会把灯火点得很亮,摆放在从远处看得见的窗台上。
静听新年的爆竹声,晨曦也慢慢地拨开夜色,逐渐地露出温和的光亮出来。
周瑞年在村口站了一会儿,就回了屋。这时柯景泉也从上院祖父屋子里走了过来。
“老爷爷和爷爷还在睡。”他笑着告诉周瑞年说。
“年节都是让孩子们欢欢喜喜过的。老人平常的日子过得好就好。”
周瑞年笑了笑说,他引着柯景泉来到自己的书屋。
和全家人一起吃完新年早上的团圆饭后,今天周瑞年得带着牛姥山大队干部给五保户拜年,直到晩上才能回来。
年初二出去的话,回家的日子就很少了。